【摘 要】
:
地震液化是地震作用后所引起的最显著的震害形式之一,对于地震液化现场的调查与勘察试验,是液化判别方法的基本来源。目前我国规范中的液化判别方法,是以30年前我国几次大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液化是地震作用后所引起的最显著的震害形式之一,对于地震液化现场的调查与勘察试验,是液化判别方法的基本来源。目前我国规范中的液化判别方法,是以30年前我国几次大地震液化调查数据建立起来的经验方法,对于我国不同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的适用性还需要验证。2003年新疆巴楚地区发生6.8级地震,伴随大面积砂土液化发生,除极震区外,在北东方向距宏观震中40公里的地区及北北西方向距宏观震中50公里的地区均有分布,造成农田毁坏、道路裂缝、建筑物破坏和河流沟渠塌岸等灾害,是唐山、海城地震后近30年我国出现的最具规模的液化现象。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包括:(1)阐述了砂土液化问题研究发展过程和进展,介绍了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基本概况和液化问题概况,阐明了此次地震液化问题的研究意义,提炼出了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2)对巴楚地区现有调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通过与唐山、海城地震液化宏观现象和液化震害对比,获取了此次巴楚-伽师地震液化及其震害特征的认识。(3)通过对现有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并与唐山、海城地震液化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对比,获取了此次巴楚-伽师地震液化场地工程地质特征和液化发生条件的认识。(4)对巴楚液化区进行了勘察设计,确定了选取液化场地和非液化场地勘察点的基本原则,选取了勘察指标和设备,完成了41个场地的多指标测试,并通过典型剖面结果分析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5)利用多指标现场试验数据,结合试验点土层柱状图判定了液化深度,研究了此次地震液化土层特征及与以往地震液化的异同,用本次地震现场标准贯入试验数据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液化判别式进行了检验,对判别成功率问题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40年里,几次著名的建筑失效被载入史册,如1968年英国Ronan Point公寓楼倒塌事件、1995年Alfred P. Murrah大楼恐怖袭击案和2001年9月11日世贸中心恐怖袭击案,现象为
储罐是国家进行石油战略储备的重要设施,尤其是大型储罐,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得到广泛地应用。然而大型储罐大多储存易燃、易爆液体,一旦遭受破坏,
近年来,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种类与功能上有了较大的提升。螺旋桩作为光伏设备的基础部分,具有适应各种地形环境、施工快速便捷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大力推广和应用的光伏工程桩型,然而目前针对应用较广的季节冻土区光伏螺旋桩基的研究工作仍相对缺乏。季节冻土区的光伏螺旋桩基需要既能满足光伏工程和安全性要求,又能节约工成本,因此本文依托通辽地区的光伏项目,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季节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边坡支护结构型式—自平衡复合式挡土墙,提出了目前研究较少的课题—斜桩嵌固长度计算。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套这种斜桩嵌固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对
双排全长式与沉埋式抗滑桩作为有效的抗滑结构在大型边(滑)坡加固治理中已经逐步得到应用,由于前、后排桩与滑坡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非常复杂,影响前、后桩受力的各种因素
近年来,通过对工业厂房调查发现,厂房中的重级和特重级钢吊车梁在吊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会较早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裂缝,危害生产安全,而目前尚缺乏较好的评估钢吊车梁疲劳寿
伴随着目前建筑用地的增多、土地使用紧张的现状,我们不得不针对不良地基进行人工处理进而使其满足建设的使用要求。利用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沉降,目
当今社会,全球对建筑能耗越来越重视,随着建筑领域对保温材料的不断研究,各种新型保温材料相继问世,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就是其中一种隔热保温优良的无机材料。本文主要研究玻化
生态复合墙结构是一种能就地取材、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节能效果佳、工程成本低等具有多种优势的新型结构体系。作为生态复合墙结构的主要承力构件,生态复合墙体构造独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以下简称R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水灰比低、高耐久性等优良性能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从上个世纪末研制出之后,国内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