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肾颗粒治疗CKD3-5期湿热证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e99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清肾颗粒对CKD3-5期患者(湿热偏盛型)肾性贫血的疗效,加深中医对肾性贫血的病因病机与诊疗方面的认识,促进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法,纳入的60个病例均是来自2018年0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门诊或病房并且符合纳入诊断标准的肾性贫血(非透析)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除控制血压、血糖、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之外,加用叶酸片15mg/d及多糖铁复合物胶囊0.15g/d口服、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IU/周皮下注射及中药灌肠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清肾颗粒温水冲服,3次/日,每次1包(10g),疗程持续共计12周。观察治疗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贫血相关指标、肾功能以及炎症指标,比较临床疗效,并注意观察和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试验数据经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当中试验组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33%,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试验组的中医疗效总体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改善肾性贫血患者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纳差等临床症状方面较对照组更加明显。3.试验组和对照组的RBC、HCT、Hb、SF和TSAT水平均较前有所好转,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改善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胱抑素C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和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清肾颗粒在治疗肾病方面标本兼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2.清肾颗粒在改善肾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hs-CRP的同时,还可以改善贫血相关指标。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空调制冷系统存在的传热温差不可逆损失较大,压缩机功耗普遍较高等问题,提出了喷射增压双蒸发温度空调制冷系统,通过对空气的显热与潜热分段处理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本文基于热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该系统热力性能的数学模型,考察了高低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室内人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凝温度的上升,系统的能效比COP降低,压缩机的耗功量增大;随着蒸发温度的上升,系统的能效比COP增大,压缩机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逐渐加快,人们对路灯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传统的路灯设备提出了新的需求。城市的建设正由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逐渐转型,路灯监控系统作为智慧城市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种先进的城市路灯监控系统能帮助城市改善以往能源浪费的现象,减少人工巡检不能及时发现故障路灯的情况,对促进城市的节能减排和道路出行的低碳化绿色照明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价值。
当前大部分机采棉品种普遍采用一膜六行(66+10)cm宽窄行机采种植模式,后期中下部叶片脱叶效果不理想,籽棉含杂率高,反复清理加工过程中纤维长度变短,导致机采棉品质严重下降。
相对于依靠机械扫描的天线,具有波束电扫描能力的天线因其灵活快捷的无惯性波束控制和切换能力,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又以相控阵、频扫天线和基于透镜及矩阵馈电的波束扫描天线为主要发展方向。前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具备连续波束扫描能力,后两者具有低成本离散波束扫描能力。在以飞行器等为代表的高性能平台上,需要对天线进行共形设计,此时波束扫描天线的单元共形布局、馈电相位分析、波束控制与传
本文以“对话省略”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明确汉英两种语言中“对话”的概念为“两人或更多人之间的谈话(多指小说或戏剧里人物之间的)”,而省略成分在句法层面具有“完整式”,即必须要根据上下文或者语境可以添补,且添补的词语也只能有唯一一种可能,但在语用层面有意为之的修辞省略有时则无需还原,最终确定“对话省略”的研究范围为“发生在对话交际过程中,体现在句法成分和认知语用两个平面的省略表现,同时辅以多模态、互动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是目前纳米科技领域非常热门的一种表征方法,可以在纳米级甚至原子量级进行高精度成像及原位表面测量,极大地推动了纳米技术的发展。此外,由于扫描探针技术具有纳米级的探针和精确的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原子操纵、纳米刻蚀等纳米加工操作,使其在纳米加工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微电子纳米加工领域的关键步骤是光刻技术,随着行业发展,各种新型光刻技术也不断涌现,然而,光刻设备的研发是极其复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杀手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预测工具有助于及时识别高危人群,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中医药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目前缺乏适合我国国情、有中医特色的冠心病发病风险预测工具。本研究旨在通过中医四诊信
2009年出版的《劳拉的原型》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未竟之作。这份由138张索引卡片组成的手稿早在出版之前就颇受关注,撇开对小说出版背景的争议,其碎片化内
目的:疼痛缓解作为疼痛的负性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被认为是一种奖赏,能激活大脑奖赏系统,并驱动疼痛缓解相关的动机和行为,从而加速疼痛的减轻,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明确针刺镇痛的奖赏效应,探讨前额皮层边缘下区(infralimbic prefrontal cortex,IL)锥体神经元在针刺镇痛和奖赏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针刺镇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新思路和新
目的由于上尿路非尿路上皮肿瘤的少见性,很少有对其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上尿路非尿路上皮肿瘤与尿路上皮肿瘤之间在肿瘤特异性、治疗以及预后的差异,从而为非尿路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