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痞证探讨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ophie8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现代及古代历代医家对痞证的认识与《伤寒论》中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伤寒论》中痞证的相关内容,还原一个真正的痞证概念,在中医“证”与“症”的研究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方法:一是通过回顾古代文献,归纳历代医家对痞证病名、病位、症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的认识;二是通过分析条文,参考注解,提出《伤寒论》中的痞证内涵,并将痞证与类似证及结胸鉴别,最终明确《伤寒论》中痞证的概念。结果:(1)后世医家所说的痞证只是有痞之状的病证,认为六淫外侵、饮食劳逸、七情失和、痰饮、瘀血、脾胃虚弱、虚劳损伤等都可造成痞证,治疗方法有宣畅气机、化滞消食、温运脾阳、辛开苦降、消补兼施、除湿消痰、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养阴益胃等。(2)在现代疾病研究中,认为痞证的病位可发生于胸部和胃脘部,与痞证相关的疾病主要为外感内伤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病种。(3)《伤寒论》中的痞证特指因无形邪热痞塞中焦气机,出现心下痞满不适为主的一类病证。结论:《伤寒论》中的痞证专指“心下痞”,是因无形邪热干扰中焦气机,使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而造成的心下痞满不适的病证,治疗始终以泻火热之邪为基本治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宽胸通络饮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痰瘀阻络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发病的影响。  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
目的:观察强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血清中NO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强骨颗粒对防治骨质疏松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40只10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抽取10只分为假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