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最近几十年中,由于化石能源大量被消耗和其有限性,清洁能源的发展已然成为全世界最紧急的议题。创造新型能源存储技术对于未来全人类的生存和活动至关重要。在目前能源存储技术中,钠离子电池由于自身钠资源充足相比于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但是,钠离子电池面临本征电化学动力缓慢、活性材料体积膨胀率高、离子电导率低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碳复合微钠材料已经成功被开发为新型储能材料,它们具有稳定性强、电导率高、电荷传输距离短等优势。本论文通过简单易行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一维、二维碳复合过渡金属基微纳材料,并且把它们应用到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研究其储钠性能。在第二章中,我们以植酸为磷源,尿素为碳源和氮源,硝酸钴和硝酸镍为过渡金属源,通过“一锅煮”法成功制备出二维过渡金属磷化物复合氮掺杂碳纳米片(TMP/NC)。在此复合物中,通过共价键的作用成功地将过渡金属磷化物纳米颗粒和氮掺杂碳纳米片强烈耦合在一起,使得材料的结构异常稳固。在电化学测试过程中,对TMP/NC复合物进行了储钠性能的测试。它在0.1A g-1工作电流下第二圈的放电比容量为411.7mAhg-1,在十圈之后逐渐衰减到334.8 mAh g-1,随后的200圈放电比容量保持稳定;在1Ag-1工作电流下运转2700圈之后比容量为180.1mAh g-1;在2A g-1工作电流下运转5000圈之后具有135.2mAh g-1的比容量。在第三章中,我们以Sb2S3纳米棒为前驱物,吡咯为聚合单体,磷钼酸和磷钨酸为引发剂,通过液相原位聚合包覆法成功制备出多种一维碳复合过渡金属硫属化物纳米管(TMDs/NPC)。在电化学测试过程中,对MoS2/NPC纳米管进行了储钠性能的测试。它在0.1A g-1的工作电流下运转100圈后展现出413.4 mAh g-1的比容量;在2A g-1的工作电流下运转2800圈后展现出220.3 mAh g-1的比容量;在大电流10A g-1的工作电流下运转5000圈后展现出147.2 mAh g-1的比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