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世界经济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地区贸易合作更加的紧密,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就签订了上百个区域自由贸易协议。2005年7月,新加坡等四个国家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协议,英文简称为TPP。在上百个自由贸易协定中,该贸易协定在签订之初并没有引起很多关注。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TPP,美国的加入大大提高了TPP的影响力,2010年TPP扩大至9个成员。而且,美国是有目的且有计划地推动TPP的发展。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日本于2011年11月11日宣布加入TPP谈判,加拿大、墨西哥和韩国等国家也表达了加入TPP的意向。TPP现有成员的总经济实力已经可以与欧盟相抗衡,如果这些国家能够顺利加入TPP,那么TPP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自由贸易区。同时,TPP是一个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协定内容不仅涉及到自由贸易,还涉及到劳动、投资乃至国家间战略合作等多个领域。因此,TPP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政治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引起了全球学者的高度关注。此外,有别于以往的区域自由贸易协议,TPP现有和潜在的成员对象环绕太平洋,横跨南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这四个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差异较大的地区。所以TPP的成立对自由贸易区的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日本凭借较强的经济实力以及和美国的同盟关系,成为美国在亚洲推动TPP发展的首选对象。日本政府对美国的邀请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将加入TPP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从2010年菅直人首相提出日本有意加入TPP以来,日本国内反对的力量一直很强大。一项自由贸易协定通常能在不同部门造成成本和收益的不均等分配,所以国内相关的利益集团会根据自身的利害支持或阻碍该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支持日本加入TPP的团体主要是钢铁、汽车等经济集团,因为日本在这些产业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取消贸易壁垒会大大增加这些集团的利益。反对的团体主要有部分民主党内部人士、大部分在野党和农业团体等利益相关团体。日本农业团体在政治上有强大的影响力,在野党也主要以加入TPP会威胁到日本农业为由对执政党进行攻击。野田首相宣布日本加入TPP谈判之后,国民支持率明显下降。所以,出于政治生涯的考虑,日本首相往往不轻易触犯某些团体的利益。面对国内重重阻力,野田内阁毅然宣布了日本将要加入TPP谈判,这背后原因众多。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崩溃后,日本经济始终处于不景气的状态。同时,在世界市场上,日本的优势产品逐渐被韩国所替代。韩国近些年与欧盟、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日本虽然也有意推进自由贸易进程,但是签订的对象都是占全球贸易比重不大的国家。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抵制韩国的贸易替代,日本的经济界积极呼吁政府加快自由化进程。加入TPP不仅有利于日本的经济发展,在政治和外交上也具有积极作用。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推动的是东亚经济合作,对外政策是希望同时与中国、美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鸠山的态度令美国不满,普天间事件引发了日美关系的恶化。继任的菅直人首相和野田佳彦首相均持亲美态度,对TPP的积极响应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日美之间的矛盾,推进了日美合作。此外,面对经济不断强大的中国和复杂的中日关系,选择加入TPP,寻求美国和经济盟友的支持也是日本加入TPP的重要政治考量。虽然野田内阁积极推进日本加入TPP,但是前景并不明朗。近10多年来,日本首相的在任时间都很短暂,可谓走马观花。2012年8月29日,由于消费税法案,在野党通过了对野田首相的问责决议案,上任不到一年的野田首相也面临下台的危机。处于危机中的首相是否能够继续有效推进日本加入TPP进程,继任者是否是日本加入TPP的支持者?这一政治动荡会加大日本加入TPP的不确定性。野田首相曾表明首先考虑国民利益,日本可以中途退出TPP谈判。但日本如果退出TPP一方面会造成前期工作的大量浪费,更重要的是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日美关系。所以日本一旦加入TPP谈判,再要退出的概率是很小的。本文首先在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对自由贸易协定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二,结合TPP和日本加入TPP的具体情况,对日本加入TPP的进程进行研究。并从国内政治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出发,着重分析了日本加入TPP面临的国内几股强大的反对力量。第三,主要从日本政治、外交和经济角度出发,分析日本加入TPP的积极影响。第四,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对日本加入TPP的前景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