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同心圈式旋转床离心密封和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旋转床又称超重力床,是一种新型高效气液接触设备,该设备以离心力场取代重力场,极大强化了气液传质过程。旋转床转子和气相出口管之间需要动密封,动密封效果直接影响设备传质性能。本文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中,以空气-水为介质,通过漏气流量和压差测定研究离心密封性能,并用CFD模拟对比。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层同心圈式旋转床,将离心密封用于其中,测试了该旋转床的气相压降和功耗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  (1)自行设计的离心密封实验装置不带叶片的结构能够抵抗25kPa的压差,漏气流量低于0.2L/h,临界压差实验值与模拟值吻合较好。增加叶片后,临界压差大幅增加,但是漏气流量也有增大;密封区间隙减小能够使漏气流量减小。  (2)密封液密度的增加能够使临界压差增大,黏度的变化不影响临界压差,黏度越小漏气流量越小。  (3)相同的转速下,漏气流量随运行的时间增大而减少;相同压差下,漏气流量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相同转速下,漏气流量随压差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4)多层同心圈式旋转床压降随气相动能因子增加而增加,随转速增加而增加。在液泛点以下,液体喷淋密度对湿床压降影响不大。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气相总压降的关联式,所计算的压降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  (5)多层同心圈式旋转床功耗随转速增加而增加,随气体流量增加而减小,随液体流量增加而增加。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功耗的关联式,所计算的压降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
其他文献
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确定了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着3条MAPK途径,其中HOG-MAPK途径参与调控病菌的高渗胁迫反应,推测玉米大斑病菌水甘油通道蛋白基因位于HOG-MAPK途径的下游参与
小球藻(Chlorella)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微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易培养,生长快且应用价值高,普遍用于生物燃料、医学原料、优质食品源及畜牧养殖业等。近年来,通过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