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具体思维都有其涉及的特定对象和其思维的形式。比如物理领域的思维要涉及力、热、电、光、原等具体的对象。数学领域的思维都要涉及数字和图形符号这些具体的对象,但这些具体的思维都具有共同的思维因素,比如这些思维的进行会用到“如果……那么……”、“所有……都……”、“只要……就……”等,这些共同的思维因素被称为思维的形式,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形式逻辑。然而思维是人的思维,人的思维是否像形式逻辑规律那样一直都有效呢?研究人的思维推理特点,及其规律是思维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个领域的研究者一直没能从思维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研究思维。1966年,Wason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卡片问题来研究成人的命题检验能力,并得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在四卡问题上的正确率只有5%,成人的推理能力开始受到怀疑。从此,以各种四卡问题的变式对人类的命题检验能力进行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得出了某些方面一致的规律,也在另一些方面引起了争议,比如主题材料的促进效应的问题,指导语形式是否影响人类四卡问题上的推理的问题。当然,也有一些被忽视或者研究得较少的方面,比如四卡问题推理能力是否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另外,在研究结果的统计处理上,几乎都是先统计出被试在四卡问题上的正确率,然后进行百分比差异检验或者卡方检验,通过这种检验来研究不同的因素对四卡问题推理的影响。针对已有研究的争议问题和尚未普遍开展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自己的研究角度:大中学生四卡问题推理能力的发展,以及材料性质和指导语形式对这种发展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根据Johnson-Laired和Wason(1970)提出的解决四卡问题能力的“三种顿悟水平”,再结合被试是否理解了题意,把被试在四卡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推理能力区分为四种水平,并分别赋予相应的分值,然后进行方差分析,从而研究大中学生四卡问题推理能力的发展,以及材料性质和指导语形式对这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管是哪个年级段,也不管用哪一种指导语形式提问,主题材料都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2)具体材料上被试四卡问题的成绩具有明显的发展趋势,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初中生,高中时期是四卡问题推理能力发展的转折期。抽象材料上被试四卡问题推理能力没有明显的发展趋势。(3)否定式指导语只有与具体材料相结合时,才表现出对四卡问题推理的促进作用。在抽象材料上两种指导<WP=5>语形式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