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时人类目前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每次地震都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我国又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每次地震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都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创伤。而在地震中我国的中小学校破坏的尤为严重,尤其是那些抗震能力较差的砖木结构房屋,而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因此每次地震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汶川地震后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小学校的抗震能力研究产生了兴趣,本文对中小学校建筑的抗震能力评估主要展开了一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主要是对汶川地震的震后资料进行分析)和实际对沈阳中小学校建筑的调查,对我国目前中小学校建筑的主要几种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对这几种结构形式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和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第二,对砖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分析了影响抗震性能的因素,并对砖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量化的评价,研究影响砖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因素指标与震害等级间的模糊关系。并用该方法对村镇砖木房屋的抗震性能做出了评估。第三,目前对房屋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方法有很多,它们也有各自适用的范围,本文通过对这些这些分析模型的讨论分析,最终认为等代框架模型更适用于砌体结构的静力非线性分析。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校建筑的研究发现这些建筑的纵横墙有其自己的特点,通常只有两道纵墙且为了采光纵墙有很多洞口,有多道横墙且横墙基本没有开洞。通过对国内外抗震性能水平的研究,认为层间位移角更适合作为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水平的评估指标。由于学校建筑纵横墙的特点我们这里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型来模拟两种墙体。并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等代框架模型,运用pushover方法对结构进行分析,并用层间位移角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