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每一位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5E”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与我国化学新课改中倡导的基于“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契合度较高。因此,本课题基于“5E”教学模式进行化学课堂教学,以此探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模式。本研究在梳理了“5E”教学模式与我国化学新课标中课程实施建议关系的基础上,根据“5E”教学模式的特征分别选取不同课型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以温州市某中学高一年级(13)、(14)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照教学。在教学实践之后,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选编调查问卷、测试卷,分别从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学科能力三个层面及各子要素进行测评。同时,通过作业情况和课后访谈了解课堂实施效果。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研究结果表明:开展基于“5E”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感。实验班学生在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学科能力方面较对照班学生有了不同程度地提升。实验班学生在正确价值观念方面子要素中的证据观念和求实观念发展上;在必备品格方面的四项子要素(质疑精神、创新精神等)发展上;在学科能力方面子要素中的描述表征、推理论证、简单设计等能力发展上,都有了显著性提升。因此,“5E”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在实践研究中还存在实践对象样本少、实践周期短、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不足。因此,“5E”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显著性作用还需后期持续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