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阿战争苏联失败原因研究

来源 :外交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y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阿富汗战争是冷战期间的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苏联为保持它对阿富汗的有效控制以维护其南部安全而进行的九年多代价沉重的军事行动无功而返,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阿富汗战祸频仍、满目苍夷,也给中亚地区及苏联自身的安全,乃至全世界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苏联作为一个拥有可与当时世界最强国美国分庭抗礼实力的超级大国,竟然在这样一场发生在家门口的战争中陷于失败,其原因的确令人深思,许多关于苏联-阿富汗战争的论著,对此也都有所涉及,但这些论著似乎没有特别关注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失败原因的系统分析。有鉴于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对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失败原因,获得比较系统、全面的结论。通过对苏联出兵阿富汗的背景、决策过程及影响战争进程的相关因素的梳理、分析,本文认为,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失败原因,既有阿富汗的军事地理环境不利于擅长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苏联军队、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不得人心的政策招致普遍反对、阿富汗不畏强暴的民族特性和历史传统,及美伊等国的反制、世界各国的谴责等外部原因或“客观原因”,也有苏联自身原因或“主观原因”,包括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军事资源配置,及其决策机制、决策支持、决策逻辑等方面的问题。苏联自身原因特别是决策错误,是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遭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中决策机制的问题和决策层的弊病是导致其决策错误的直接原因,而其决策逻辑----国家安全利益考量、霸权主义思维、冷战思维、意识形态优先等,则是苏联领导人做出出兵阿富汗错误决定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当代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之一,一生充满了对公平、正义以及人类和谐的思索与追寻。1962年完成了小说《金色笔记》,凭借其独特的叙事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成为莱辛的代表作,成为其摘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最充分理由。通过塑造一个在断裂文明中努力追寻完整自我的现代女性热烈而苍茫的灵魂显示出莱辛对当时时代风貌的不满,并意图拯救这种利益至上,被金钱和资本所腐蚀的
提出采用AMC模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研究其基于延时QoS的保障仿真模型,并仿真服从Nakagami衰落分布的FSMC模型对视频业务流的延迟保障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提高信噪比可提高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推出新产品,我国也在今年8月让宝钢权证作为重新"出山"的第一支权证上市了.但是我国的现状是金融监管落后于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而会计监管又落后于金融监管
海洋是万物的故土,地球的一切生命最初都发源于此。海洋也孕育了独具风情的海洋文化,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一直为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和海边的劳动人民们提供着内涵丰富的灵感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