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铁4号线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变形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盾构施工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会扰动隧道周围土体,进而引起地面变形,甚至危及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对地铁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变形规律的研究以及推导沉降预测公式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通过施工现场地面沉降点监测数据取样分析、Peck公式推导分析和FLAC 3D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苏州地铁四号线阳澄湖路站~金民西路站区间隧道盾构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盾构施工引起沉降的主要原因,根据沉降值实测数据总结规律、得出适用于苏州地域相似地层的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Peck预测公式,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沉降规律进行拟合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介绍了工程总体情况,研究区域的基本地质情况以及地面沉降监测方案并分析沉降值实测数据。研究发现苏州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监测面地面沉降横向分布近似为正态分布,对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且拟合出的地面实测沉降曲线效果较好,说明利用Peck公式对地面沉降进行预测是可行的。(2)针对典型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引起的横向地面沉降实测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并得到横向地面沉降的一般规律。同时根据勘查、设计资料,采用Peck公式对地铁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预测。(3)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引入两个修正参数对原有Peck公式进行修正,得到Peck公式的修正参数建议取值范围:地面最大沉降maxS的修正参数?取值介于0.3~1.3之间,沉降槽宽度系数i的修正参数?取值介于0.7~1.4之间。修正后的Peck公式应用于苏州地铁四号线的另一个施工区间,证明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4)利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计算分析由于隧道盾构开挖而引起的地面沉降发展规律。选取三维模型中盾构推进至8m,16m,24m,32m,40m和48m时的6个断面,通过盾构隧道周围土体纵向位移云图、竖向应力分布云图以及塑性区分布云图三方面分析盾构施工过程中对地层扰动产生沉降的影响。(5)根据数值模拟过程中监测断面点的横向沉降值以及纵向沉降值,绘制相应沉降变化曲线。数值模拟的结果和实际测量的结果基本上吻合,说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能够较准确的预测沉降的影响,对实际工程有参考价值。(6)在分析地面沉降规律的基础上,针对苏州地区典型地质条件和施工情况,提出了对于盾构法施工情况下,控制隧道施工引起地面沉降时应考虑的相应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近10年间,利用FG5-112绝对重力仪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峰动力大地测量中心实验站进行了68次重复观测,每次观测结果的标准偏差均小于2×10-8ms-2,证明九峰站测点环境噪声干扰较小,地质条件稳定;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认为,九峰站平均重力变化速率为1×10-8ms-2/a,相当于地壳垂直位移速率为-0.38cm/a;同时指出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对该站的绝对重力观测影响不容忽视
用反相器、计数器和触发器等一些简单的芯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数字移相电路,移相范围0°~360°。同时将一种晶体振荡电路分频后对所设计的数字移相电路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其精度可达2.8°,且稳定、可靠。
对SG-053超导重力仪在国家重力台网中心观测基地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地的环境噪声水平为1.146×10-8ms-2,对O1波、M2波等主要潮波潮汐因子的测量精度达到了0.01%
为了准确模拟评价沧州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为沧州市政规划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比奥固结理论,建立了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三维全耦合数学模型。在对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农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农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农业已经由传统模式向机械化模式转变。因此,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机技术推广已经成
地震层析成像展现了地球内部横向不均匀性 ,其描述的地幔结构正是地幔演化热动力学过程的现代表现。然而 ,如何利用这些最新的观测成果去研究地球特别是地幔的动力学过程是对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挑战。建立了地幔密度异常 (温度异常 )直接驱动地幔对流的新方法 ,并利用现代地震层析成像模型计算了对应的地幔对流的格局 ,探讨了其和全球构造相关的地幔问题。结果表明 ,在单层地幔粘滞结构条件下 ,对流格局仍然以全地幔大
本文对四平市2016年春季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了春季的有利、不利气象条件,并就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春季全市气温特高,热量充足,冷暖变化明显,有明显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