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每年约有35万出生缺陷儿降生,从2000年到2050年,我国还将会有1750万出生缺陷儿发生,出生缺陷已经成为社会公共问题。近年来随着强制性婚检的放开,缺陷婴儿产生的比例已经开始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通过规范化的产前诊断发现缺陷婴儿的可能性逐渐增加,产前超声是其中最重要、开展最广泛的检查手段。但由于开展产前超声检查的医疗机构层级不一,参与人员设水平差异巨大,设备情况复杂,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的质量控制、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级诊断和逐级业务指导显得尤为必要。由于软件是规则最好的载体,网络是质控的有效手段,远程会诊是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因此开发专门的基于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的产前超声远程诊断系统,用于规范产前超声检查、培训产前超声检查医师,规范化控制产前超声检查质量,方便各地产前诊断中心指导基层产前诊断机构,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化的基本思路,远程医疗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及开展远程产前超声会诊需要的各项技术,设计了专门的产前超声工作站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专门的远程产科超声会诊系统,对产前超声领域实现检查规范、诊断分级、业务监管、逐级扶持的三级医疗局面提供了系统支持。本课题的贡献在于充分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和远程医疗的相关经验,总结了产前超声标准化进程中被广泛认同的标准切面体系;利用超声工作站载体承载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实现了规划化标准切面采集引导辅助;创造性地的利用DICOM标准和相关技术对产前检查的标准切面进行规范存储,实现了产前超声检查全周期比较诊断;在此基础上利用远程医疗相关技术实现了产前超声的远程诊断和集中质量控制并对基于回顾式分析的产前超声检查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必要的探索。本文中相关系统的开发,用到了面向对象开发工具DELIPHI、J2EE技术、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JAVA、Struts结构,还有后台数据库OR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