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效唑对套作大豆的壮苗控旺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a39113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2006-2009年度进行的“烯效唑对大豆种子萌发及物质转化的影响”、“烯效唑对大豆的壮苗效应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叶面喷施烯效唑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和“烯效唑与施氮量对大豆花后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试验,研究了烯效唑干拌种和叶面喷施对套作大豆壮苗控旺的形态效应、生理效应和产量效应,明确了烯效唑对大豆的壮苗、控旺和增产的生理基础,并形成了烯效唑拌种和叶面喷施的应用技术。结论如下:1烯效唑处理后的形态效应1.1烯效唑干拌种壮苗促根烯效唑干拌种处理显著降低了苗高、第一节间长、子叶节高度、根长和叶面积,且随拌种浓度的提高降低幅度加大。烯效唑处理提高了茎粗、根体积、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和根冠比,以4 mg/kg烯效唑干拌种效果最佳,其次为2 mg/kg。1.2分枝期叶面喷施烯效唑控旺分枝期喷施烯效唑后,株高、主茎高、第一节间长、初花—始粒期的单株叶面积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均表现为随喷施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差异显著;始粒期时,经低浓度烯效唑处理(30、60 mg/kg)植株的茎粗显著高于对照。初花期喷施高浓度烯效唑(120、150 mg/kg)后,株高、主茎高、第一节间长、初花—始粒期的单株叶面积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茎粗显著高于对照。可见,在套作模式中,以分枝期喷施低浓度烯效唑控旺效果最佳;若在初花期喷施,只有高浓度才能达到控旺效果。2烯效唑处理后的生理效应2.1烯效唑改变了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烯效唑干拌种降低了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中的GA,提高了IAA含量,延迟了ZT达到高峰的时间,提高了萌发后期的ZT含量。说明烯效唑在种子萌发初期起抑制作用,而在萌发后期则起促进作用。烯效唑叶面喷施处理显著降低了盛花—始粒期叶片中KT、GA和IAA含量,却显著提高了ABA含量和ABA/GA、ABA/KT比值,抑制了花后的营养生长,有利于荚的形成;提高了鼓粒期叶片中的KT、GA、IAA含量,却显著降低了ABA含量及ABA/GA、ABA/KT比值,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2.2烯效唑干拌种改变了大豆幼苗期的生理特性烯效唑干拌种提高了大豆苗期叶片和根系中的SOD、POD和CAT酶活性,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增加了大豆苗期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提高了根冠比和干物质积累量,以4 mg/kg烯效唑干拌种效果最好。可见,烯效唑可提高植株的抗荫蔽能力和同化功能,提高同化产物的积累,改善同化产物的分配。2.3烯效唑改变了大豆花后的生理特性所有烯效唑处理均降低了大豆植株花后(初花—始粒期)的叶面积指数,有利于通凤透光,增加了大豆植株群体的光合叶面积,且提高了花后(始粒期前)植株叶片的碳氮比,有效地控制了植株旺长;同时还延长了绿叶时间,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盛荚期的叶面积指数,延长了叶片功能期。烯效唑不管是干拌种还是叶面喷施均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表现有差异。在低N(0 kg/hm2)水平下,烯效唑干拌种处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随拌种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分枝期喷施60 mg/kg烯效唑处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其次为30mg/kg处理;在中N(31.2 kg/hm2)水平下,烯效唑干拌种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以4 mg/kg处理最高,其次为2mg/kg处理,分枝期喷施烯效唑处理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以30 mg/kg处理最高,其次为60 mg/kg处理;在高N(62.4 kg/hm2)水平下,烯效唑干拌种处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只有2 mg/kg处理高于对照,分枝期喷施烯效唑处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以90mg/kg处理最高。烯效唑处理提高了大豆植株花后叶片和茎秆中的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表现有差异。低N水平下,烯效唑干拌种以8mg/kg处理最高;叶面喷施以60mg/kg处理最高。中N水平,烯效唑干拌种以4mg/kg处理最高,其次为2mg/kg处理;叶面喷施以30mg/kg处理最高,其次为60mg/kg处理。高N水平下,烯效唑干拌种只有2 mg/kg处理高于对照;而烯效唑喷施则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由此可见,低、中N水平下,烯效唑处理可以提高植株的碳氮代谢和花后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高N水平下,烯效唑干拌种的效应不显著。3烯效唑处理后大豆的产量变化烯效唑干拌种和叶面喷施均提高了大豆产量,其产量提高是有效荚数和百粒重增加的缘故,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表现不尽相同。低N水平下,经烯效唑干拌种处理(2-8 mg/kg)的大豆产量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分枝期经烯效唑喷施处理的大豆产量以60 mg/kg处理最高,其次为30 mg/kg处理。中N水平下,经烯效唑干拌种处理的大豆产量以4 mg/kg处理最高,其次2 mg/kg处理;经烯效唑喷施处理的大豆产量以30 mg/kg处理最高;高N水平下,经烯效唑干拌种处理的大豆产量只有2 mg/kg处理高于对照;经烯效唑喷施处理(30-90 mg/kg)的大豆产量随烯效唑浓度的提高而增加。4烯效唑处理后大豆的品质变化在各N肥水平下,经烯效唑干拌种和叶面喷施的植株籽粒的氨基酸总含量及人体必需的各氨基酸含量(除Met)均高于对照,而粗脂肪含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除高N)。在低、中N水平下,经烯效唑干拌种和叶面喷施的植株籽粒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高N水平下,经烯效唑喷施处理植株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而经烯效唑干拌种处理植株籽粒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却只有2 mg/kg处理显著高于对照。
其他文献
用1mg/L、5mg/L烯效唑溶液处理花生种子,可使花生幼苗矮化,分枝增多,根系发达,叶绿素含量提高,增加干物质积累.其中5mg/L烯效唑处理效果好于1mg/L处理,但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则相反,1mg/L处理好于5mg/L处理.
<正>新闻写作最为基本的任务,就是描绘事实;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近年来,国内新闻采写纷纷推陈出新,其中最为普遍而且反响较好的,就是新闻故事化写作。新
介绍川续断繁殖方式、大田直播、育苗移栽及田间管理等技术,为甘孜州高原地区种植川续断提供参考。
为了解川续断种群的伴生植物状况和掌握其种群分布格局式样,采用样方法对川续断主要自然分布区的32个样地进行群落调查。结果表明:川续断种群的伴生植物种类共有60科131属156
唐甄是清初较有影响的思想家 ,他的“富民”观 ,尤为学者津津乐道。在对其进行研究时 ,不少学者认为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市民阶级的要求 ,甚或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对此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体技术得到不断的革新,传统技术受到诸多挑战,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基层电视媒体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改革创新的压力和挑战。基层电视媒体是人
单向交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的交通管理措施,在改善城市交通组织、提高道路网运行效率、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挖掘道路的交通潜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研究
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并作为模因载体进行传播。模因通过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源语模因得到传播并产生等效语用功能的过程。公示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国家在建筑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都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约束。如今,为了建筑市场的健康运行、建筑活动的规范开展,法律法规在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