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伸屈肌交替电针法与常规针刺电针法对中风后拇指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中风后手运动功能障碍的有关治疗寻求优化方案。方法:将60例符合中风后拇指运动功能障碍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按脑卒中神经内科常规用药对症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以及进行中风病后常规头针针刺和相关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伸屈肌交替电针法,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电针法,两组每次治疗时间均为3 0分钟,治疗强度皆以患者耐受为宜,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针对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Li ndmark改良评定表、日常生活能力(Act ivi t y o f Dail y Li ving,AD L)评定表、拇指活动能力评定表评分,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2.0对评价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和各个量表评价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统计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方法均有效。3.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L i n d m a r k改良评定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拇指活动能力评定表的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1.伸屈肌交替电针法和常规针刺电针法对于治疗中风后拇指运动功能障碍均有疗效。2.伸屈肌交替电针法治疗中风后拇指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电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