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林武术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专门搏杀格斗,张扬着血光与暴力的以技击为主要功能的少林武术能同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主旨的佛教融为一体,使得少林武术在众多寺院习武现象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文章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利用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少林武术技击思想的变迁和演化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产生于少林寺创立初期的萌芽时期的少林武术,经历了隋唐时期的发展,至明代时期逐渐形成,并发展至今逐步完善。少林武术技击思想是从原始简单格斗的中国武技到具有厚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这一历程的体现。文章最后指出:(1)少林武术技击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以中国化佛教为主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少林武术技击思想逐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诱因下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2)少林武术技击技术多样性是由于其本身的文化内因所决定的。(3)少林武术技击特点的形成是禅武融合的结果。(4)少林武术最终通过佛教的“悟”把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主旨的佛教,同专门搏杀格斗,张扬着血光与暴力的以技击为主要功能的少林武术融为一体,并使少林武术技击逐步走向艺术的天堂,具有了对人格的塑造和道德的教化功能,这是少林武术技击思想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少林武术技击能够迎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重要文化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