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虚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其中,介词教学尤为如此。在与泰国留学生的口语交流中,在对泰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了大量关于汉语“在”字介词框架使用错误的现象,因而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在”字介词框架的偏误现象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汉语本体的角度对汉语中较为常用的“在”字介词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分别对“在……上”、“在……中”、“在……下”、“在……里”四组“在”字介词框架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包括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其中的介词“在”以及方位词的隐现情况。接着,对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西南大学文学院本科阶段泰国留学生写作课的作文中所收集到的有关汉语“在”字介词框架的偏误语料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分别对上述四组“在”字介词框架按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四种偏误类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以上四类偏误的错误率按从高到低顺序排列为:遗漏偏误>误代偏误>误加偏误>错序偏误;而四组“在”字介词框架的错误率按从高到低顺序排列为:“在……上”>“在……中”>“在……里”>“在……下”。在偏误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尽可能全面地寻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包括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的过度泛化、教材和教学的不足、目的语本身的复杂等等。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主要有加强对比分析,包括语际对比分析和语内对比分析;合理编排教材,即要强调“在”字介词框架的整体性,同时注重知识点在教材中的重现;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教材,起到查漏补缺,强化提高的作用;加强汉语本体研究,我们建议将“在”字介词框架的本体研究成果词典化,这样既起到知识点集中重现的效果,又方便学生记忆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