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海南砖红壤为供试土壤,分别加入不同浓度Pb(0,50,100,200,400,800 mg/kg)模拟土壤污染,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接种蚯蚓,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了蚯蚓在不同生长条件下对Pb的反应,在不同时期(30d、60d),蚯蚓对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pH含量和不同形态Pb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蚯蚓对Pb的急性毒性试验发现,低浓度Pb(200 mg/kg Pb+沙)对蚯蚓的毒害作用不明显,高浓度的Pb(1000 mg/kg Pb液+沙)对蚯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出现逃离、痉挛、卷曲、皮疹、生成血丝、分泌黄色物质、最后致死等现象。蚯蚓在不同的生长介质中其致死剂量不一样,Pb在液、沙、泥土和干牛粪中的急性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354.41 mg/kg、360.95 mg/kg、1228.02 mg/kg和3894.62 mg/kg。2、蚯蚓在腐熟牛粪中对Pb有很好的忍耐性,当牛粪中Pb含量达到15000 mg/kg时蚯蚓依然能够生存。Pb含量在小于6000 mg/kg时不会影响蚯蚓的正常生长,而在高浓度(9000、12000、15000 mg/kg)条件下会降低蚯蚓体重。3、低浓度范围内(Pb<200 mg/kg),蚯蚓可以富集土壤中的Pb,蚯蚓吸收Pb含量随土壤所加Pb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中所加Pb含量达200 mg/kg时,蚯蚓富集Pb含量最高,达687.84 mg/kg,富集系数3.44。高浓度Pb(400、800 mg/kg)会降低蚯蚓对Pb的吸收。土壤中不同形态Pb对增加蚯蚓体内Pb含量的程度依次为: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残渣态>交换态>有机态>无定形氧化锰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晶形氧化铁结合态。4、蚯蚓在Pb污染砖红壤生活60d后回收率和体重均有下降,在土壤Pb含量分别为400 mg/kg和444 mg/kg时蚯蚓的回收率和增长率下降最快,分别为0.6403和-0.4358。当砖红壤中Pb含量小于400mg/kg时,蚯蚓能够正常生活,Pb含量超过400mg/kg的砖红壤应该考虑增加牛粪来修复。限制蚯蚓增长的程度大小依次为:碳酸盐结合态>交换态>有机态>无定形氧化锰结合态>晶形氧化铁结合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残渣态。5、蚯蚓活动促进了有机质的矿化,显著提高了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对pH值速效钾含量作用不明显。在短时间内(30d)蚯蚓对土壤中不同形态Pb含量作用不明显,但长时间作用里,蚯蚓活动降低了残渣态Pb含量,显著提高了土壤交换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含量,蚯蚓活动对碳酸盐结合态、晶形氧化铁结合态、有机态、无定形氧化锰结合态和氧化锰结合态Pb含量影响不显著。蚯蚓活动可以显著提高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