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篮球运动迅猛发展,不仅表现在球员的身体素质上,更体现在技战术层面。挡拆战术作为掩护战术一种,是阵地进攻中最重要的进攻武器之一。随着比赛的防守强度不断增加,在一次阵地进攻中,进攻球员需要通过不断地跑动,无球掩护和挡拆才能找到好的出手机会。而挡拆是持球队员摆脱防守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在比赛中广泛运用。在近年世界大赛的来看,欧美十六强球队中至少都有若干名球员是运用挡拆战术的得分高手,挡拆战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各队的重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第二阶段比赛、淘汰赛和八强排位赛的所有比赛中有效的挡拆战术的攻防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深度剖析挡拆战术在近年来的发展。力求找到世界十六强球队在运用挡拆战术的一些共性,并总结出新的经验。研究结论如下:1.挡拆战术发生最频繁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高位区域,超过半数的挡拆战术发生在高位中路区域。在高位两个边路发生的挡拆数量相似。从其效率的层面看,各队使用挡拆效率最高的两个线路分别是在左高区时向右路突破和右高区时向左路突破。从该线路发动挡拆后,持球人往往是向中路突破,因此给进攻球员更多处理球的选择,而防守球员很难预判进攻球员的进攻。2.两人挡拆战术依旧是各队挡拆战术的主要形式,其中常规挡拆和接球挡拆的运用最为普遍,而三人挡拆后出现的进攻机会并不多。因此可以看出,尽管技战术不断更新,但最基础的挡拆依旧重要。接球挡拆是进攻效率最高的挡拆战术。3.在掩护过后,超过半数的挡拆持球人会自己发动进攻,其中持球人更多选择是突入到内线去进攻。另外,持球人在挡拆后传球给顺下的掩护球员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当持球人突破到内线上篮、传球给下顺球员和传球给内线非掩护球员时,挡拆战术的效率较高,由此看出,挡拆过后选择越接近篮筐的进攻方式效率越高。4.在本次世界杯比赛中,各十六强球队在防守端更多选择的策略是挤过,其次是换人,而绕过和延误很少被各队采用。其中,对挡拆战术限制最好的方法是挤过,其次是穿过,而防守效率较低的是换人和绕过。挡拆后的换人造成球员一对一时错位,欧美球员有很强的能力利用防守的错位去得分。防守掩护时,在掩护防守人的身后绕过距离较长,给了持球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投篮和突破,因此其效果较差。5.在挡拆战术的人员构成上,后卫发动和中锋掩护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后卫的组织和得分能力,中锋的掩护面积和内线得分能力,体现了挡拆战术的要素。控球后卫和小前锋、得分后卫和小前锋是挡拆战术时效率最高的人员组合。通过录像发现,小前锋上前掩护时,教练通常在场上安排的阵容较小,小前锋扮演着4号位的角色。这样的阵容给球队有更强的移动能力和投篮能力,因此其人员构成有了更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