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绵是一类内含气体的多孔的固体材料。近年来,作为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伤口敷料,组织工程中可供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支架材料,海绵在药学与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概述了制备医用海绵支架的一些人工合成和天然的材料、制备海绵的方法以及海绵支架的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重点研究了用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制备海绵支架时,海绵的组成、制备的方法对海绵一些性能(吸水、保水、缓释、降解等)的影响。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聚乙烯醇-壳聚糖-明胶不对称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用预冻-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聚乙烯醇-壳聚糖-明胶不对称海绵,研究了聚乙烯醇、壳聚糖与明胶的比例对海绵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用盐酸环丙沙星作为模型药物,探讨了载药海绵的药物缓释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海绵具有致密的表层结构和多孔的内层结构。海绵的吸水率和保水率、药物缓释性能以及酶降解性能随聚乙烯醇与壳聚糖、明胶混合比例的改变而改变。当聚乙烯醇、壳聚糖、明胶的质量比为1:2:2时,海绵的吸水率和保水率最高,在蒸馏水中海绵吸水率可达3714%,吸水海绵在室温放置180h后仍能保留40%。聚乙烯醇的加入减缓了海绵的药物释放速率,并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酶对海绵的降解速率。 2.乙酰化对壳聚糖-明胶海绵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乙酸酐对壳聚糖与明胶共混物进行乙酰化,然后冷冻干燥制备乙酰化壳聚糖-明胶海绵,研究乙酰化对海绵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用盐酸环丙沙星作模型药物,探讨载药海绵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制得的海绵具有多孔结构,随壳聚糖在混合物中含量的增加海绵的吸水和保水率先增后减,随着乙酰化程度的提高海绵的吸水率先减后增,而保水率与吸水率的变化规律相反。酶对海绵的降解率不受壳聚糖和明胶混合比例的影响,但随海绵乙酰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载药海绵的抑菌效果与海绵中壳聚糖含量有关。 3.自组装制备医用海藻酸钠-壳聚糖海绵。本文采用冷冻干燥与自组装方法制备了海藻酸钠/壳聚糖海绵。研究壳聚糖的分子量对海绵的结构,吸水保水性能的影响。用盐酸环丙沙星作为模型药物,探讨了载药海绵的缓释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冷冻干燥与自组装方法制得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海绵具有多孔结构,随着壳聚糖分子量的增加,海藻酸钠组装的壳聚糖的量减小,海绵的吸水率以及保水率逐渐增加。海绵的载药量也与壳聚糖的分子量有关,壳聚糖的分子量越高,海绵载药量越多,抑菌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