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长乐宫四、五、六号建筑遗址复原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q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现存的保存完整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它既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最具特色的宫殿群,同时也是当时全国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汉长安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在考古、历史、建筑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多集中于汉长安城建筑的格局,对宫殿建筑的建筑形制与建筑技术的研究却很少。汉长安城长乐宫的四、五、六号宫殿建筑遗址形制特殊,是研究西汉宫殿建筑形制与建筑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其考古发掘取得的重大收获,为复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以汉长安城长乐宫四、五、六号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参照对比汉长安城其它宫殿建筑的建筑布局、建筑形制及建筑技术等特征,结合历史学、考古学及建筑学等知识对其建筑形制进行探讨性复原。复原研究首先是确定长乐宫四、五、六号建筑遗址的性质及总体布局关系,然后通过研究遗址本身,相关文献,汉代建筑遗构,汉代同时期其他它宫殿建筑遗址,汉代画像砖石、壁画、建筑明器等图像的资料,提取复原信息,对其建筑进行复原,并对西汉时期建筑技术、建筑艺术等做深入研究。研究表明,西汉长安城宫殿建筑,无论是帝居,还是后宫嫔妃所居宫室,在建筑布局上都继承了传统的“前朝后寝”或“前堂后室”布局形式;重要宫殿建筑都建于夯土台基上,主体殿堂建筑位于台基上基本居中位置,附属建筑围绕主体建筑布置;西汉时期大型宫殿建筑都是以土木混合的结构形式,木构架采取纵架和横架组合的方式,建筑技术正处于探索阶段。
其他文献
干湿循环是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能衰退最为严酷的环境条件之一。本文旨在研究干湿循环下混凝土收缩和收缩应力的变化规律,建立相应的计算方法。重点对干湿循环下混凝土收缩发展、
面对新世纪、新任务、新目标,工商联必须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发挥政治优势;健全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凝聚力;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增强组织活力.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进口渐变段为钢筋混凝土扭坡形式,模板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非常关键。为保证扭坡施工质量,达到理论设计扭面的要求,采用有限元软件结构分析和加工试验方法,
随着国内科学数据共享的推进,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的数据汇交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本文基于实践,对已经实施的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项目数据汇交的进展进行阶段回顾,介绍了数据汇交
实现现代化是全世界人民梦寐以求的崇高事业。近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具有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内涵。政治的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孙中山先
时代变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是孙中山和谐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前提。在内容上,孙中山和谐思想是涵盖政治、经济、民族以等诸多方面的广义和谐。孙中山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
私营企业主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而产生的新社会阶层,私营经济的极高成长性决定了该阶层将不断壮大之势.由于较其它社会阶层相对更多的特殊性,如何切实有效地引导这一阶层健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区在我国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探讨了社区、社区归属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并在分析我
根据“2011年国际科技信息委员会夏季大会”的报告内容,对知识服务、知识管理、知识组织以及信息环境建设等话题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了由信息服务迈向知识服务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