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香港终审法院在“庄丰源案”中宣判“1997年在香港出生的双非婴儿庄丰源取得居港权”以来,双非赴港生育现象逐年增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影响,引起香港和内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文通过对赴港生育的历史与现状、成因与后果进行分析,思考香港和内地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的合法性,由此提出解决双非赴港生育现象的政策建议。本文以赴港生育的双非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和无结构式访谈法,结合理性选择理论、博奕论、冲突论和世代更替水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双非父母选择赴港生育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香港出生的双非婴儿取得居港权,可以规避内地计划生育处罚;二是香港身份享受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和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免签证的优势。双非婴儿现象给香港和内地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方面,在香港,大量双非婴儿的出生,弥补了香港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另一方面,双非孕妇挤占了本港孕妇的床位,并暂时造成医疗服务水平下降;同时约2万名双非婴童成为跨境学童,造成香港北区学位暂时的紧张;又由于双非婴童何时回港、多少回港等统计数据不明朗,造成政府公共建设预算困难。在内地,不符合计生政策的双非婴儿是否属于超生尚有争议,且赴港生育不予处罚超生引起质疑,并引发公众对生育权不公正的指责。为平息部分香港民众停止双非孕妇赴港产子的呼吁,港府多次限制双非赴港生育的预约配额,对冲急症室生育收取高额费用,侯任特首梁振英更是承诺上任后要通过各种方式完全停止双非赴港生育。双非赴港生育现象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即使通过行政或法律手段停止赴港生育,仍然会有“冲关”、“冲急症室”现象发生或催生赴美或加拿大产子等。要完全解决,需要港府和内地政府共同努力,维护香港民主与法治精神、调整内地计划生育政策、加强两地文化融合等,以正确引导双非赴港生育,消除负面影响,取得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