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VP+QP”构式及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g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P+VR+QP”构式在现代汉语中极为普遍,而且很有特色,如:“桌腿压坏三条”、“会议延长三分钟”、“听力材料放完三遍”等。这种构式用数量短语粘附在动结构式之后的形式来表示各种量的变化。   “NP+VR+QP”构式不但与数量短语有关,而且跟动结构式的研究紧密相连,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构式。同时发现,在以动结构式VR为中心形成的“NP+VR+QP”嵌套构式中,VR整合度的高低影响着“NP+VR+QP”构式的表述。关于整合度的高低对构式的影响,前辈学者的文献中常常有所触及,但都没有针对“NP+VR+QP”构式进行过具体的研究,尤其是“NP+VR+QP”构式内部如何进一步分类?各种类型是如何统一的?VR的整合度等问题汉语学界尚未形成定论,因而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文从实际语料入手,对“NP+VR+QP”构式内部存在不同类型的事实进行梳理阐释,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进行描写,考察不同类型下该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而归纳出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性与统一性,并尝试揭示VR整合度高低与“NP+VR+QP”构式表述之间的关系。   首先,本文从构式语法的研究角度出发,根据构式内部语义的不同,将“NP+VR+QP”构式分成表物量变化的“NP+VR+QP”构式、表时量变化的“NP+VR+QP”构式、表动量变化的“NP+VR+QP”构式。这三类构式虽然都表示量的变化,但是由于所表示的量不同,使该构式内部出现了以上分化。其次,本文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描写方法,对“NP+VR+QP”构式内部各种类别进行较为详尽的考察,分析不同类别下“NP+VR+QP”构式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整体的句法、语义特征。最后,本文将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考察“NP+VR+QP”构式中VR的整合层级进行梳理,尝试对“NP+VR+QP”构式的不同表述进行解释。  
其他文献
In this work,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or the adsorption of water vapor on untreated silica gel and silica gel treated with hygroscopic salts and silane co
文学经典的魅力是巨大的,鲁迅作品作为当之无愧的文学经典,持续受到文学改编者的青睐。鲁迅作品戏剧改编,不仅传播了鲁迅作品,而且把鲁迅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产生具有时代意义的文
导入环节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眼球,从而为一节课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础。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导入环节,并进行精心的设
期刊
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陶渊明对后世的文人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宋代达到了高峰,对于宋人来讲,可以说,人人心中有一个陶渊明存在。从文学作品来看,陶渊明首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