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与气管内插管处理困难气道效果的Meta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xiao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及针对困难气道的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比较喉罩(LMA)与气管内插管(TI)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CNKI、WanFang Data数据库中搜索已发表的研究,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及针对困难气道的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 分析比较喉罩(LMA)与气管内插管(TI)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CNKI、WanFang Data数据库中搜索已发表的研究,核心词包括difficult airway,difficult intubation,difficult laryngoscopy,困难气道,困难插管,Intubation,Intratracheal,插管,Laryngeal Masks,喉罩,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s Topic,随机对照。只有比较喉罩及气管内插管的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被纳入在内。用 RevMan5.3 软件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加权均数差(WMD)以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CI),并输出结果数据。  结果:这份Meta分析共纳入13个研究。在首次插管成功情况中,插管型喉罩(ILMA)组与气管导管(TT)组无显著差异(CI:0.84-1.10,P=0.59)。标准型 LMA 与第二代LMA均优于气管内插管(标准型 LMA:CI:1.21-1.59,P<0.05;第二代LMA:P<0.05)。插管完成时间上,TT组较ILMA亚组时间更少(CI:28.66-37.14,P<0.05),非插管型LMA在插管完成时间上则少于 TT 组(CI:-133.53--39.09,P<0.05)。LMA 组与 TT组在插管失败情况上无明显差异。另外,LMA组发生插管不良事件少于TT组。  结论:喉罩和气管内插管都是处理困难气道的有效手段。喉罩使用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在同时适用气管插管和喉罩的情况下,使用喉罩有更少的不良事件发生。而气管内插管在许多情况下仍是不可替代的气道保护方法,未来也需要更多关于不同方法下气管内插管处理困难气道安全性及可靠性的研究,这也是解决困难气道棘手问题的重要方向。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 TUG1(LncRNAs TUG1)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LncRNAs TUG1的表达以及功能在缺血性卒中当中并未有报道。  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
目的探讨口服α_1-受体阻滞剂联合静推抗菌药物治疗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时,前者对后者在前列腺组织中药动学的影响。方法构建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120只,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动物均静脉推注左氧氟沙星溶液(44mg/kg),其中实验组灌服盐酸特拉唑嗪溶液(0.44mg/kg),对照组灌服溶媒。分别于给药后1、3、7.5、15、30、60、120、240、480和720min采集动物前列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