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源自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5ZRB14727)与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第二批科研专项“高血压病中医证效代谢组学研究”(NO:JDZX2015144)。 目的:以古籍医案、文献期刊及现代临床医案为研究对象,建立高血压病医案信息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解读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证治规律;观察补肾方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大动脉血管的保护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1库和方药表征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分析总结,探讨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型的证治规律。2.实.证治规律研究:搜集检索古籍医案、文献期刊、临床病例,整理符合老年高血压肾气亏虚证的医案,建立证候要素数据验研究:(1)采用无创性套尾法于补肾方药干预前后测量SHR清醒状态下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计算平均动脉压;(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药物干预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3)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药物干预后大动脉管壁结构的变化。 结果:1.证治规律研究:在老年高血压肾气亏虚证治规律分析研究中,症状频次前5位的分别是头晕、脉细、脉弦、舌淡、耳鸣;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桑寄生、牛膝、泽泻、女贞子;出现频度最高的药对分别是:黄芪、桑寄生,牛膝、桑寄生,桑寄生、泽泻,黄芪、泽泻,黄芪、女贞子;通过聚类分析挖掘出了多组核心组合,如白芍-黄芪-石英,白芍-菟丝子-山药,麦冬-熟地黄-五味子;在提取核心组合的基础上,通过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得到12个新处方。2.实验研究:(1)补肾方药能够有效降低大鼠MAP水平(P<0.05),且高龄组较低龄组MAP降低的幅度更大(P<0.05);(2)SHR随着周龄的增长,炎症反应逐渐增强(P<0.05),补肾方药能够降低SHR血清ET-1、IT-6、TNF-α的含量(P<0.05)(3)补肾方药组与氨氯地平组较模型组内膜损伤减轻,中膜胶原纤维增生有所减少,弹性纤维排列相对整齐。 结论: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出老年高血压肾气亏虚证的证候分布规律和方药使用特色。补肾方药组有明显的降压效应,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降压幅度有所增大;随着SHR大鼠周龄的增长,炎症反应逐渐增强,补肾方药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对血管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