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柔韧性扁平足患儿的应力位后足冠状位X线片的测量方法与传统侧位片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其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研究应力位后足冠状位X线片的测量结果在不同患病程度中的变化趋势。 方法:按标准收集67例扁平足(共134足)患儿,并募集与实验组相同年龄段、相近区域的正常足志愿者21人(共42足),对患儿及正常足儿童进行足部X线检查,采用站立位后足冠状位X线片,和站立位侧位片,测量后足冠状位后距跟角值、距跟骨复合体的纵径与横径的比值、跟骨的外移率,侧位片的侧位距跟角、Merry角、足内侧纵弓角度、足外侧纵弓角度等,比较测量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检验。并计算各测量指标数据的ROC曲线下的面积。 结果:1.通过对比收集扁平足患者组及正常足群组应力位冠状位片3个测量方法(包括:后距跟角值、距跟骨复合体的纵径与横径的比值、跟骨的外移率)和足应力位侧位片4个测量方法(包括:侧位距跟角、Merry角、足内侧纵弓角度、足外侧纵弓角度)进行测量。正常足组后距跟角值为10.28±2.61;距跟骨复合体的纵径与横径的比值为1.17±0.04;跟骨的外移率为2.29±0.47;侧位距跟角为33.57±10.52; Merry角为1.41±0.87;足内侧纵弓角度为121.24±4.69;足外侧纵弓角度为139.67±5.76。扁平足组后距跟角值为17.6±1.28;距跟骨复合体的纵径与横径的比值为1.04±0.03;跟骨的外移率为4.99±0.47;侧位距跟角为40.82±5.68; Merry角为15.85±6.18;足内侧纵弓角度为145.27±6.88;足外侧纵弓角度为166.88±7.2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7个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析,所有扁平足患儿组上述7个指标在α=0.01显著性水平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正常足组比较,扁平足组冠状位片后距跟角和跟骨外移率增大;侧位片侧位距跟角、Merry角、足内侧纵弓角度、足外侧纵弓角度也增大;两者呈正相关。其中冠状位距跟骨复合体的纵径与横径的比值减小,与冠状位后距跟角和跟骨外移率,以及侧位片侧位距跟角、Merry角、足内侧纵弓角度、足外侧纵弓角度呈负相关。 2.对扁平足组不同严重程度(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足冠状位3个指标和足侧位4个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冠状位距跟骨复合体的纵径与横径的比值的均值变化趋势随严重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冠状位后距跟角和跟骨外移率,以及侧位片侧位距跟角、Merry角、足内侧纵弓角度、足外侧纵弓角度均值的变化趋势随严重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3.不同患病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的检验,后距跟角度、距跟骨复合体纵横径比值、跟骨外移率、侧位距跟角、Merry角、足内侧纵弓角度、足外侧纵弓角度,P值均为0,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上述7个指标指标对不同严重程度扁平足组患儿的诊断有意义。所示曲线下面积越大,表示该曲线所代表的意义对于临床上的诊断的效用越大。其冠状位片各测量方法:距跟骨纵横径的比值>跟骨外移率>后距跟角度。侧位片:Merry角>足外侧纵弓角度>侧位距跟角>足内侧纵弓角度。而冠状位片距跟骨纵横径的比值>侧位片Merry角。 结论: 1.应力位后足冠状位X线片在儿童柔韧性扁平足中与侧位片同样能反映扁平足的后足冠状位改变,从后足冠状位评价扁平足提供了一种评价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后足距骨及跟骨复合体纵径与横径的比值的测量方法其诊断价值优于足侧位Merry角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