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变迁——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平安壮寨为个案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8819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是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问题。在简要介绍民族文化以及文化变迁的基本理论后,文章首先分析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旅游开发对文化变迁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本文以龙脊平安寨为研究个案。平安壮寨民族文化比较丰富,文章从外显和内隐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介绍。外显文化从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方面对平安壮寨的梯田景观、干栏建筑、水碓、饮食、服饰、交通、寨老制、婚丧习俗、节日习俗、语言、宗教信仰、民间工艺、自然崇拜、游艺民俗等进行了描述。内隐文化分别阐述了以稻作为中心的文化根基、开放性与封闭性相融合的文化特征、宽和聪灵的民族性格、开放宽容的文化心态以及纯洁质朴的道德观念。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文章从旅游资源、开发历程、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经营模式、经济收入等方面介绍了平安壮寨的旅游开发现状。   在经过20多年的旅游开发下,平安寨的传统民族文化发生了变化。文章阐述了表层文化的变迁。表层文化的变迁表现在:生计模式的变化、居住文化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服饰的变化、职业的分化以及婚俗、语言变化、环境退化等方面。文章还从深层文化的变迁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进行了剖析。深层文化的变迁表现在:思想意识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价值观念的转型、文化意识的树立、宗教信仰的淡化、寨老制度的弱化、民族精神的升华、审美观念的增强等方面。   在分析平安壮寨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变迁的基础上,文章最后提出了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文化变迁的思考问题,谈了三点体会:第一,关注民族心理是旅游开发的关键;第二,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是旅游开发的前提;第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是旅游开发的目标。
其他文献
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作为公司法的立法目的之一,历来受到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的重视。我国新《公司法》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并实行认缴制,形成了“零门槛”注册资本制度,
二十世纪是中华文化空前剧烈变革的时代,在这百年中,包括法治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都如同凤凰涅槃一般获得新生。  二十世纪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世纪,在这一个世纪里中国移植新法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作为整个诉讼程序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独立功能和附属功能:可以为庭审程序做好证据交换、争点整理等一系列准备,也可以达成纠纷的解决。完善的审前程序对于
1994年《国家赔偿法》及1995年《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两者对国家赔偿制度及国家赔偿费用的管理与支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公民亦懂得运用这一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开始明白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益造成损害,就有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然而从现实情况看,目前的国家赔偿运行制度仍然存在着诸如配套制度缺失、执行不到位、分级负担缺乏合理性、赔偿资金闲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