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自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汽车行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以及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经历了迅猛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之后的十年平均每年以26%的增长率增长。2016年之前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到了2017年,增长开始出现疲态。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虽然继续蝉联全球第一,但是其市场销量及增速迎来了28年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中国车市进入了低迷的状态。2019年全年销售量较上一年同比下降9.6%。2020年整个行业将在寒冬中度过,各汽车生产商(后文简称“主机厂”)面临着销售量下降的巨大压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后文简称“供应商”)在产品开发(产品规划、产品设计、生产线构建直至量产)中面临着巨大挑战。新产品生产线选址问题,在供应商成本压力以及主机厂加强成本控制的趋势下,逐渐成为能够影响企业盈利的重要课题。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E公司,其现有的新产品生产线就近选址方法通过实践验证经济性较差,并且未考虑地域性因素对生产线造成的长期潜在风险。本文旨在结合理论,为E公司在其新产品D冷却模块的生产线选址问题上提出系统、全面的选址方法。其中包含选址流程、影响因素集合以及决策方法。基于此选址方法,E公司能够在新产品生产线投资决策中获得更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结果。E公司在选址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从因素集合中选取符合各新产品生产线选址相关的因素,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最终通过相应决策手段来做产品生产选址的决策。此选址方法也能推广到E公司的其他新产品生产线的选址决策中。同时,对于类似于E公司这样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同类型公司,该选址方法也能起到借鉴作用。帮助这类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在新项目投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回报,并且同时能够规避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