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SiO<,2>增强的RRIM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工艺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uliang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开发聚氨酯改性的相关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其目的是使改性后的聚氨酯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以及耐热、耐化学等性能,能使这种材料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增强反应注射成型(RRIM)是一种新型的反应注射成型技术,通过在预热的模具中放入玻璃纤维等纤维状填料,制备机械性能更好的产品。然而,在众多与RRIM相关的研究工作中,采用纳米SiO2作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工艺相关的研究工作还鲜有报道。利用已有的聚氨酯设备及材料,开展RIM聚氨酯工艺的研究工作,以优化材料的制造工艺,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这是一种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的有效方式。基于目前纳米制造新技术以及RIM聚氨酯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纳米SiO2粒子作为RIM聚氨酯材料的增强相,研究基于RRIM工艺制备高性能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新技术。   基于原料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探讨了其在聚氨酯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了基于RRIM工艺制备聚氨酯复合材料的配方;开展了制备聚氨酯复合材料工艺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不同工艺参数与聚氨酯复合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红外光谱、SEM、TGA等分析手段,研究纳米SiO2作为增强相提高RRIM聚氨酯复合材料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如下:   1.可以通过调整异氰酸酯组份中的高官能度原料组份获得最佳材料性能,研究表明在可接受的凝胶时间条件下RIM-聚氨酯制品的力学性能为最佳时碳化二亚胺改性MDI在异氰酸酯组份中所占比例为40[%]。   2.经过对TED-2817与PLURACOL 922的混合料液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及制品性能的分析和比较得出,55℃下PLURACOL 922占20[%]的聚醚多元醇获得的制品各项性能相对较优。   3.异氰酸酯指数为1.06时所得制品的拉伸强度为最佳,比异氰酸酯指数为1.0时提高了16.8[%],拉伸性能随着异氰酸酯指数继续增加逐渐下降,通过计算得出最佳配方为重量比100:11.41。   4.当将模具温度设为50℃,脱模时间为90s时,RIM聚氨酯制品的表面平整、致密、均匀,制品具有比其他模具温度和脱模时间更佳的外观质量。   5.RIM聚氨酯的较佳熟化时间为90min,此时制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均逐渐趋于稳定。   6.经过偶联剂SH-6030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粒子经过超声波辅助分散后制备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和和热稳定性等指标相对未经过改性直接加入的方式制备的材料有明显的提高,纳米SiO2粒子在聚氨酯基体中分散均匀。   研究表明纳米SiO2粒子是一种良好的增强材料,经过偶联剂表面改性后的纳米粒子可以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分散,通过适当的工艺优化可以获得性能明显增强的复合材料。RRIM的工艺特点使得该纳米复合材料在汽车线束导槽具有更加灵活的结构设计空间,降低企业制造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大大扩展了RRIM聚氨酯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范围。
其他文献
随着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生产模式的产生,大规模定制企业的核心能力表现为其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为顾客提供充分的商品展示,从而最终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三维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传统制造业的进步,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快速模具浇注造型技术被开发出来,广泛应用到汽车零部件制造、生物制造、仿生医学和多功能材料等领域。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高炉大型化的趋势越来越快。自1978年我国在上海宝钢第一次引进4000m~3级的特大型现代化高炉以来至20世纪末,在近30年的
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已发现规模较大的滑坡、崩塌体近2500处,不稳定库岸约500km。由于位于典型的多雨和暴雨区,基于防洪和发电的目的,在水库运行条件下,库水位将出现30m(145m~175m)左右的周期性波动。在库水位周期涨落条件下,岸坡稳定性将受到巨大影响,古滑坡有可能产生复活导致大规模滑坡的产生,恶劣的地质环境下也有可能产生大量新生滑坡;同时库水位的长期周期性变动必将
学位
海智在线嘉宾 江一恒业资本创始合伙人  更冷的寒冬和更深的夜,靠“熬”是过不去的。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互融合,实业与互联网的界限已经模糊。江一从宏观、产业、算法和趋势4个维度解析了广大企业当下所处的形势,并指出了未来产业互联网的十大发展趋势。  ——海智在线推荐语  从最小闭环的老板做起,逐步成为公司转型的投资人,再到上市公司董事,一路走来,江一丰富的职业经历,使他特别能够理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