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学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这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过程中各个学科都强调并重视课程内容与实践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通过作业达到所学地理知识内容来解释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目标;教师把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切实落实到教学中作业这一环节,不仅仅局限与教参,教辅等同步练习,更要善于挖掘作业资源,创造性的设计实践性强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的目的。地理实践性作业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是地理课堂教学及传统书面作业的有效补充,是学生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因此,系统的研究地理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提出初中七年级、八年级的地理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挖掘作业资源,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等方法,在重新分析审视传统地理作业的一些弊端基础之上,对初中地理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针对初中七八年级设计了具体的实践性作业,得出如下结论:一、地理实践性作业的本质是依据地理教材和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实际情况,将课标表述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建议以及教材活动栏目的内容结合学情进行加工再加工和再创造。二、地理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原则有四点:强调基础原则、强化实践性原则、联系实际,突出生活性原则、强调方法,注意应用性原则、引导发现,体现问题性原则、关注能力,力求开放性原则、渗透新理念,注重差异性原则。三、初中地理实践性作业设计的三要素“立意”“情境”“设问”。四、初中地理实践性作业设计主要按照作业名称(内容)——课标要求——作业任务概括——情境——设计作业形式——学法指导的步骤进行设计。五、针对初中七八年级4本18章共设计20个实践性作业,这些作业与常规地理作业比较:知识观上看,师生双方发展与建构与静态知识呈现;过程观上看,不同情境中解决与握笔书面化解决;功能观上看,解决生活实际与巩固知识。六、因此初中地理实践性作业的四大特点,目标上与三维目标结合;内容上注意基础性和外延性、创新性结合;方式上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学法指导结合;类型上多种类型的实践强的作业相互补充,难易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