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耳显微外科所涉及的解剖结构基本都深藏于颞骨中,自身体积细小精微,形态多变而不规整。此外,许多颞骨内的结构,如:面神经、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乙状窦等,行程绵延曲折、空间跨度较大,且与颅底、颅内、腮腺、上颈部等周围区域内的结构或直接沿续、或位置关系密切。因而,人们对耳显微外科所涉及的解剖结构常常是触之不及、窥之不见,难以建立直观、形象而具体的空间感受,学习和熟练掌握的难度较大。此外,目前应用于耳显微外科临床及解剖的图片及视频基本都是二维的,而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术者所看到的真实术野是具有丰富的立体信息的。相对于原始的立体术野,二维媒体丢失了许多关键的立体信息,这些立体信息在辨识解剖结构、确定解剖方位等方面非常重要,当手术中遇到因出血或正常结构被破坏而导致解剖标志不清时这些立体信息尤为重要。因此,如何以恰当的方式保存和再现原始术野的立体信息,如何以最佳的角度展示耳显微外科涉及的解剖结构和解剖操作过程,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目的:探索将立体视觉技术应用于耳显微外科的方法;探索以立体的表现形式展示颞骨内解剖结构及解剖操作的方法。方法:调查研究现有的多种立体视觉重建解决方案,并结合耳显微外科临床工作特点筛选可以应用于耳显微外科的立体视觉重建解决方案;在解剖及手术工作中验证选定的立体视觉重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最终选定的解决方案进行规范化、流程化处理;开展规范的、系统的颞骨解剖,并按规范化流程采集并制作颞骨解剖和颞骨三维重建的立体素材,并通过合适的方式重现原始术野的立体信息。结果:我们成功的将立体视觉技术应用于耳显微外科,制定了适用于耳显微外科、并可推广至其他相关领域的立体视觉重建解决方案。基于此方案,我们对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重建系统所涉及的设备、软件、采集及制作方法等各个部分都进行了规范化、系统化处理,形成了与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重建方案相匹配的软、硬件系统。我们按规范化的流程采集了1.2万余幅颞骨解剖及颞骨三维重建素材,制作了624幅高质量的颞骨解剖和颞骨三维重建立体图,而且这些立体图可以源源不断的增加并能保持持续更新,从而使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重建系统具备了临床实用价值。在现有技术手段基础上,我们还进一步探索性的开发了耳显微外科立体电视监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实现本地及局域网内的立体实时监控,初步显现出其临床实用价值。结论: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技术可以应用于耳显微外科。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信息重建系统集成度高、操作简单、并能够很好的保存并重现原始术野的立体信息。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重建解决方案具备相当的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