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博斯腾湖湖滨带植被群落中不同年龄的柽柳为研究对象,沿湖岸线,在近似垂直于湖岸的方向上选取四个样地,每个样地内柽柳的高度、冠幅、胸径及长势相似。在四个样地内,选取长势良好的柽柳植被设立5mx5m的植物样方,每个样方内选取的柽柳年龄不同,在样方所在的区域按自然分层情况分为0-10cm、10-30cm、30-60cm、60-80cm、80-100cm,一共5个土层挖取土壤剖面,并采集土样,在实验室内测量分析土壤水盐特征。使用LI-6400光合仪对四个样点内的不同年龄柽柳在典型天气下光合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柽柳成长环境的博湖湖滨带土壤水盐垂直变化特征,分析不同年龄柽柳的光合特点,并且采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研究环境因子以及土壤水盐对柽柳光合作用差异性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区不同年龄的柽柳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都是单峰曲线,虽然不同年龄的柽柳净光合速率值大小不同,但它们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时间大致相同,可以看出柽柳在上午日出之后的光合能力较强,呈上升趋势,而下午则较弱,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峰值出现在中午12:16。离湖近的柽柳净光合速率总体比离湖远的柽柳净光合速率低;生长环境中土壤水盐含量高的柽柳净光合速率总体比土壤水盐含量低的柽柳净光合速率要低。(2)不同年龄柽柳生长的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特征大致相同,而就全天气温的平均值来看,7年生柽柳>9年以上生柽柳>4年生柽柳>2年生柽柳;4种柽柳的空气相对湿度就全天的平均值来看,2年生柽柳>9年以上生柽柳>4年生柽柳>7年生柽柳;大气CO2浓度就全天的平均值来看,4年生柽柳>7年生柽柳>2年生柽柳>9年以上生柽柳;有效辐射强度日变化趋势为单峰型,就全天的平均值来看,9年以上生柽柳>4年生柽柳>2年生柽柳>7年生柽柳。(3)对不同年龄柽柳样地的土壤盐分进行分析表明,各样地土壤含盐量在表层的数值较高,由于土壤的含盐量较高,表现为盐碱地类型,说明该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对植被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四种柽柳的土壤盐分含量都是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受到距湖距离的影响,离湖近的2年生柽柳土壤盐分含量高,离湖远的9年以上生柽柳土壤盐分含量相对较低,而由于研究区特殊的土壤环境,距离湖岸的距离达到一定程度时,土壤盐分含量反而会增加。柽柳生长环境的水分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受到距湖距离的影响,离湖近的2年生柽柳土壤水分含量高,离湖远的9年以上生柽柳水分含量相对较低。(4)对于2年生柽柳,大气CO2浓度(Ca)和有效辐射强度(PAR)对它的光合作用影响显著;对于4年生柽柳,有效辐射强度(PAR)和土壤含水量对于它的光合作用影响显著;对于7年生柽柳,大气CO2浓度(Ca)和有效辐射强度(PAR)对它的光合作用影响显著;对于9年以上生柽柳,大气CO2浓度(Ca)和有效辐射强度(PAR)对它的光合作用影响显著。(5)2年生柽柳的净光合速率与4年生、7年生之间差异不显著,与9年以上生柽柳的差异显著;4年生和7年生柽柳的净光合速率与9年以上生柽柳的差异性显著。2年生柽柳的气孔导度与4年生、7年生、9年以上生之间的差异性均显著;4年生柽柳与7年生、9年以上生柽柳之间的差异性均不显著,7年生柽柳与9年生柽柳之间也是如此。2年生柽柳胞间CO2浓度与其他3种年龄段的柽柳之间的差异性均不显著;4年生柽柳胞间CO2浓度与7年生的差异性显著;7年生柽柳与9年以上生柽柳的胞间CO2浓度差异性也显著。2年生柽柳的蒸腾速率与其他3种年龄柽柳之间的差异性都显著;4年生柽柳与7年生、9年以上生柽柳之间的差异性均不显著,7年生与9年以上生之间也是如此。2年生柽柳水分利用率与4年生、9年以上生柽柳的差异性显著;4年生柽柳与7年生、9年以上柽柳之间差异性也显著;7年生与9年以上生柽柳之间水分利用率的差异性并不显著。(6)2年生柽柳与9年以上生柽柳的大气CO2浓度差异显著;4年生柽柳与9年以上生柽柳的大气CO2浓度差异也很显著;7年生柽柳与9年以上柽柳的大气CO2浓度差异显著。四种不同年龄的柽柳生长环境中的有效辐射强度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显著,因此可以得出,大气CO2浓度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年龄柽柳日光合作用差异性最主要因素。(7)对于2年生柽柳,有效辐射强度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更大;对于4年生柽柳,有效辐射强度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更大;对于7年生柽柳,大气CO2浓度对于光合作用影响更大;对于9年以上生柽柳,大气CO2浓度对于光合作用影响更大。(8)对于4种不同年龄柽柳来说,对其光合作用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均呈现出三次多项式函数拟合度最好。由此可为博斯腾湖生态恢复和柽柳属植被的保护提供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