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贫困地区特色种植业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它包含着各种系统元素以及这些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各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特色种植业结构,一定的特色种植业结构使得特色种植业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甘肃贫困地区特色种植业系统具有十分复杂的层次,每一层次的元素本身又是一个系统,即子系统。甘肃贫困地区特色种植业系统是由甘肃31个老贫县的特色种植业构成,每个老贫县的特色种植业是甘肃贫困地区特色种植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作为子系统的每个老贫县的特色种植业也是一个系统,是由这个老贫县的各乡镇的特色种植业构成,每个乡镇的特色种植业是该老贫县特色种植业的子系统。作为一个老贫县特色种植业子系统的乡镇种植业其本身又是一个系统,它是由所属的村庄的特色种植业构成,所属的每个村庄的特色种植业是它的子系统。作为一个乡镇特色种植业子系统的村庄种植业其本身又是一个系统,它是由所属的农户的特色种植业构成,所属的每个农户的特色种植业是它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特色种植业系统建立一种发展新格局尤其重要,这一新格局要求每一系统在域内市场是良性竞争伙伴,在域外市场是相互促进、相互协商、紧密合作伙伴,最终形成一种共同竞争国际市场、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种植格局,继而实现各子系统的农业协调发展,使得农业能可持续增效,农民都能可持续增收。此问题对于甘肃贫困地区的发展尤为迫切,由此本文提出甘肃贫困地区特色种植业要协同发展,并从市场需求、种植业结构、种植规模、种植效益、种植品质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这个问题,获得了很有意义的结果。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甘肃贫困地区的地域界定和地域概况;第二部分利用发展特色种植业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甘肃贫困地区特色种植业的优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指出了这一方法的不足;第三部分系统阐述了甘肃贫困地区协同发展的内涵、本质特征、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建立协同机制的意义;第四部分从实践和理论问题出发,建立了甘肃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种植业协同发展模型,并推演出两个基本命题;第五部分利用第四部分两个基本命题,对甘肃贫困地区渭源、岷县种植业协同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