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在对元宝山保护区植物物种、植被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元宝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森林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现状及其致濒原因,旨在完成元宝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为实现元宝山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对元宝山自然保护区两年间的阶段性考察过程中共采集植物标本2100多号,通过对现在及前人所采集的标本资料进行整理、鉴定和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07科、736属、1702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42科82属180种,裸子植物7科14属22种,被子植物158科640属1500种;在被子植物中有6种为广西植物新记录种,其中叉喙兰属(Uncifera)、合柱兰属(Diplomeris)为广西新记录属。根据植物的生活型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四种类型,其中草本类型植物784种,占本区系总种数的46.1%,包括乔木、灌木、木质藤本三类的木本植物共有881种,占本区维管植物区系的51.8%,结果显示该区系植物仍以木本略占优势。(2)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165科中,含20种以上的大型科有23科313属830种,占本区系总种数的54.5%。按现代的分布区可将种子植物划分为5个类型,从组成区系的这些科的性质看,以主产热带-亚热带科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7.3%,是本区系的的主体。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中,2~5种的小属有260个,占总属数的39.8%,共计863种,占种数的44.9%,仅有1种的属有350个,占总属数的53.5%。结果表明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无论是植物属的水平还是种的水平,均以少种属和1种属及其所含种占绝对优势。根据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划分观点,将保护区种子植物654属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泛热带成分共有135属,占本区系总属数20.6%,居保护区12个分布区类型中的首位;其次是亚热带成分属,共有98属,占本区系的13.6%。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的R/T比值为1.5,表明保护区植物区系体现了显著的热带性质。元宝山植物区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植物众多;植物区系成分起源古老;植物区系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并具有明显的向温带性质过渡的特点。(3)在科的水平上大瑶山植物区系与元宝山植物区系是比较接近的;从共有属相似性系数及共有属分布区类型的R/T比值来看,元宝山植物区系与大瑶山的关系最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