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步骤。金融风险和金融活动相伴而生,金融在推动经济运转的同时也蕴含着较大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商业银行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各项业务都取得长足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金融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之面临前所未有的金融风险。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甚至国际银行业,频频发生的金融大案表明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仍不容乐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峻考验,与之相应的内部管理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环境也日益复杂化。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存在大量威胁银行安全的因素,尤其是还有许多不良资产,同时在改革过程中暴露了许多问题。近年来,银行的操作风险频发,所有这些因素都直接威胁着我国银行体系甚至整个金融体系与经济秩序的稳定,因此,风险管理对我国银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业都将直面市场风雨,金融机构必须面对来自外部的挑战和冲击。树立危机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将集中在风险管理能力上展开,风险管理能力成为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如何适应外部经济金融和监管环境,构筑起健全、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实施有效管理,持续提升和保持风险管理能力的先进性,是构筑银行持久竞争优势和保障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