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节块磨具三维表面形貌的测量和分析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nem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磨削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磨具的结构形状逐渐多样化。为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金刚石节块磨具、槽形砂轮等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这类磨具形状的特殊性,对其表面形貌的测量方法和特征分析遇到新的挑战。本文以电镀金刚石节块磨具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测量方案并对其表面形貌特征进行分析。课题的开展有助于加深对磨具形状和表面形貌的认识,为提高产品表面加工质量和磨削过程建模提供技术支持与理论基础,对于进一步推动超精密磨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提出针对金刚石结块磨具表面形貌的测量方案;结合测量的数据与形貌特征对磨具表面磨粒形貌进行建模;并对磨具侧面形貌进行重构,分别分析磨具中各节块表面形貌的参数特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分析金刚石结块磨具形状与表面形貌特征,选取合适的测量方案。根据测量需求对测量装置关键结构部件进行选型和设计,实现金刚石节块磨具表面形貌的测量。  (2)针对磨具形貌中较多粘连磨粒形貌分割的问题,提出结合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与分水岭算法对粘连磨粒分割的方法。首先通过 Otsu 算法对磨粒的边缘进行提取;然后基于距离变换和形态学处理的方法完成粘连磨粒的分割;最后结合两种分割算法对磨具表面磨粒进行分割,以克服Otsu算法无法有效的对粘连磨粒分割及分水岭算法易产生过分割的局限性。  (3)对分割后的磨粒形貌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到金刚石节块磨具表面磨粒的粒径主要分布在450μm-550μm之间,出露高度在100μm-250μm之间,而且磨粒粒径和出露高度服从高斯分布的规律;对金刚石节块磨具侧面的形貌进行重构分析,获得每一片节块侧面的形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测磨具表面磨粒密度近似为203颗/cm2,平均粒径为506μm,磨粒总数为5574颗。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261024,51075372)和广东省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No.2014GDDSIPL-01)资助下,结合Gro uplet变换与几种典型的核方法(KPC A、KMSE
本研究于2003年末至2005年底首次系统地对燕子掌、茉莉、芦荟、绿萝、长春花、鸡冠花、君子兰等7种植物的电波信号进行了不同状态(24小时测试,12小时测试等)下的测试。就所获
由于世界资源的日益减少和能源成本的增加,高效船用换热器在现代航运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细薄膜蒸发是一种被动强化传热技术,大部分的热量都是通过细薄膜区域传递
目前船型FPSO在海上油气开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不足是耐波性能差,单点系统容易发生不同形式的破坏,寿命短。因此,开发不同于船型的FPSO及其系泊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海上油气工程领
液态源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LS-MOCVD)是利用液态金属有机物为先体原料,在较低的温度下获得比其他常用的制备方法更致密、更均匀的金属氧化物薄膜的一种薄膜沉积技术,在PZT
目前,船舶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的热效率高达50%左右,但仍有近一半的能量没有转化为有用功,若将其回收利用,可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并相对减少船舶污染物排放。本文以MAN 6S50ME柴油
视觉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信息丰富,获得所花费的成本低廉,且处理方法比较成熟等特点,因此利用视觉信息进行导航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各种组合导
电厂旋转机械的振动问题是影响机组安全和经济性的重要问题,目前的状态监测系统虽然功能强大,但不够灵活。有时不能及时发现主机及辅机存在的故障,无法真正实现机组的安全可靠运
图像声纳在海洋资源开发和水下探测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硬件能力的调高,图像声纳的成像分辨率有了大幅提升,数据吞吐量也愈发增加。数据采集存储系统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坐标测量机正逐渐成为制造业特别是自动化生产中实现质量控制的主导设备。对一些复杂儿何形状的工件,只有运用高精度的坐标测量机,才能得到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