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卒中再次复发后,死亡率和残疾率往往要比第一次高。因此卒中预防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卒中的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了2008年3月-2009年10月年我科住院的复发性脑卒中患者200例(复发性脑梗塞160例,复发性脑出血40例)为卒中复发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初发脑卒中病例200例(初发性脑梗塞160例,初发性脑出血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复发卒中患者初发卒中和复发卒中的时间,并记录患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纤维蛋白原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斑块、吸烟、饮酒、卒中家族史等。结果:复发性脑梗塞平均复发年龄69±9.60岁,平均复发间隔3.51±2.99年,30.00%的复发性脑梗塞患者是1年内复发,25.63%的患者1-3年内复发,21.88%的患者3-5年内复发,15.00%的患者5-10年内复发,7.50%的患者10年以上复发。复发性脑梗塞与初发脑梗塞比较,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高纤维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斑块、卒中家族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性脑出血的平均复发年龄67.80±3.10岁,平均复发间隔5.5±1.60年,10.00%的复发性脑出血患者是1年内复发,17.50%的患者1-3年内复发,27.50的患者3-5年内复发,30.00%的患者5-10年内复发,15.00%的患者10年以上复发。复发性脑出血与初发脑出血比较,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男性及高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他危险因素复发卒中组与初发卒中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5年内复发率最高。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高血粘度或高纤维蛋白、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斑块、卒中家族史是复发性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男性和高龄是复发性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比较了实验室所保存的3株木霉生产厚垣孢子的能力。这三株分别是T-3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t-33黄绿木霉(T.aureoviride)和康奈尔株康氏木霉(T.koningii)。
第一次对“自由时间”这一概念做出科学界定的人是马克思。自由时间是指必要劳动时间之外可以供人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人得到自由发展的时间。研究自由时间理论,对于人的自由
基层法官的激励机制的完善是提高基层法官司法效率,促进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要举措。本文所述基层法官是指在法官员额制改革背景下,实际拥有审判权力的入额法
民族混居在我国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本文利用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入户访谈 ,对北京牛街地区回族与外族混居 (包括共居与通婚 )的各种户型进行了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上 ,作者
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是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级卫生组织的管理职能,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将村卫生室人、财、物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村卫生室人员由乡
《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以来,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证明了它具有强大生命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到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却受到了前所没有的挑战,在新
在地下隧道工程和城市设施建设中,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简称TBM)以掘进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有利于环境保护、一次成洞等优点,已得到了普遍应用。其中,
本文以依托工程—沪蓉西高速公路为研究背景,从巴东组软岩边坡岩体结构特点入手,通过一系列室内和现场试验对巴东组软岩边坡岩体的工程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
近年来,随着不确定数据挖掘方法在气象、经济、军事、移动电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不确定数据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数据挖掘理论体系的研究热点。然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难以有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