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目标导向、任务价值和自我调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回顾、教育测量等研究方法以及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等统计方法,以目标导向为自变量、任务价值为中介变量、自我调节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研究过程大致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以及对问题的提出,通过前期的调查结果以及对于文献的回顾,最终确定研究非正式在线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与目标导向以及任务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阅读和浏览相关文献,对自我调节、目标导向和任务价值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整理。第二部分是提出研究假设及测量题项。在对已有的目标导向、任务价值及自我调节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后,提出目标导向是自我调节的决定因素,任务价值是自我调节和目标导向之间的影响因素的假设,并且在参考相关测量题目的基础上自行编制本研究的测量量表。第三部分是对目标导向、任务价值及自我调节量表的修订。本研究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预试,运用相关的数据分析软件对预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研究测量量表,量表三个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9-0.891之间。经过检验、修订以后的目标导向、任务价值、自我调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本研究的理论构想。之后进行的正式调查选择云南省昆明市八所本科高校的121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第四部分运用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等统计方法,考察目标导向、任务价值和自我调节三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三组变量的特点及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目标导向在影响自我调节过程中任务价值的中介作用。部分研究结论如下所示:1.掌握接近目标与任务价值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即掌握接近目标越高的学习者任务价值感越低;成绩接近目标与任务价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成绩接近目标越高的学习者任务价值感越高。2.掌握接近目标与自我调节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掌握接近目标越高的学习者自我调节水平越高;成绩接近目标与自我调节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成绩接近目标越高的学习者自我调节水平越高;任务价值与自我调节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对非正式在线学习的任务价值感越高的学习者自我调节水平越高。3.任务价值在掌握接近目标与自我调节之间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说明掌握接近目标既可以直接对自我调节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任务价值对自我调节产生影响;任务价值在成绩接近目标与自我调节之间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说明成绩接近目标既可以直接对自我调节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任务价值对自我调节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