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网站广为流行,成为人们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平台。其中,使用社交网站的一种主要行为是进行网络自我表露,同时这一行为也是使用社交网站的主要动机。已有研究表明网络自我表露能够降低个体的孤独感,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1038名初一至高三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法考察了网络自我表露数量、自我表露深度、自我表露广度、自我表露积极性及线上积极反馈、线上粘结社会资本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中自我表露的数量、表露的深度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表露的广度方面女生显著多于男生,同时女生自我表露的积极性显著高于男生;初高中生在自我表露数量、表露深度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高中生在自我表露的广度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同时高中生的自我表露积极性也显著高于初中生。(2)青少年社交网站中自我表露的数量、表露广度、表露积极性都可以显著负向影响孤独感,而自我表露的深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孤独感。(3)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中得到的线上积极反馈、线上粘结社会资本均可以显著负向影响孤独感。(4)线上积极反馈在自我表露数量、自我表露广度、自我表露深度、自我表露积极性与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在自我表露广度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最大。线上粘结社会资本在自我表露数量、自我表露深度与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在自我表露数量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最大。(5)线上积极反馈与线上粘结社会资本在自我表露数量、自我表露深度、自我表露广度、自我表露积极性与孤独感之间均具有链式中介的作用,其中在自我表露广度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