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宽带ROF系统接入技术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用户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无线通信频带资源的持续消耗,光纤无线(Radio-over-Fiber, ROF)通信技术成为当前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ROF将光网络的大容量与无线通信的灵活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近年来随着ROF研究的不断深入,能提供有线与无线混合接入的ROF系统得到广泛关注,而混合接入信号的产生、全双工服务以及基站的简化设计是研究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仿真对混合接入ROF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混合接入信号的产生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对国内外提出的混合接入系统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理论推导了单波长混合接入ROF系统中高倍频毫米波产生方法,并借助OptiSystem光通信仿真软件验证了两种混合接入全双工ROF系统方案。两种方案分别实现了基于八倍频和十二倍频技术的毫米波、微波以及基带信号的同时调制与传输,且上行链路采用波长重用技术对基站进行了简化。最后,构建了一种全双工的波长交织(WI)密集波分复用(DWDM)混合接入ROF系统。下行链路采用单一调制器产生多路WI的副载波边带,再经强度与相位调制器分别加载1Gb/s无线数据以及2Gb/s有线数据,在基站由解复用器实现下行多路信号的解复用。下行基带信号与60GHz的毫米波信号经20km的光纤传输后其功率代价均小于0.5dB;上行链路采用了波长重用技术简化基站,且各路复用信号经20km上行光纤链路传输后功率代价均小于0.1dB。
其他文献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业务流程的增多,是否能够及时获取业务信息直接影响着企业业务流程的正常运转。传统的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企
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及产品情况分析,确定了测试系统的研制重点,就是如何准确地对电机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的有效值以及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进行测量。首先,结合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确定选用硬件同步采样法作为测试系统的采样方法,并阐述了采样原理和计算公式。并对测试系统的其他导出参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额定参数和空载参数做了介绍,给出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状态的判定方式。其次,对整个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进行设
掌纹识别技术作为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掌纹拥有主特征明显、稳定、易于采集和用户接受程度高等诸多优点,从而备受关注。然而,掌纹识别技术尚
在无线双向协同中继系统中,大部分研究都是蜂窝通信系统中基于单小区内的最简单三节点传输模式,应用3时隙的网络编码方案完成双向数据流的传输。但是,结合实际通信系统的情况,本
虚拟化和容器技术使得核心网资源分配越来越灵活高效。因此需要网络能够提前对业务量进行感知和预测。通过预测话务量和用户数并按照预测的结果合理分配有限的网络资源,能有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无线光通信是其中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对大气激光通信的研究已经十分广泛,但是大气吸收、散射和湍流对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问题还没有有效地解决方法,大
LTE自从被确定为4G候选技术之后,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在20MHz有限的频谱带宽下,可以达到上行50Mbps峰值速率和下行100Mbps的峰值速率。由于LTE_FDD具有传输速率快、
农业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部分,其产量不仅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质量。然而,由于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检测过多依赖于专家的经验,效率
随着国防、军事、医疗、航天等领域对红外成像技术的广泛需求,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模拟生成红外图像已成为红外视景仿真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研
MIMO-OFDM系统的资源分配和OFDMA系统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是现阶段无线通信的主要研究问题,就这个问题完成了如下工作:在多用户MIMO-OFDM系统中,限制总功率和误码率的同时,使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