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原花青素也称缩合单宁,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可以帮助植物抵抗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并且在人体中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其含量对作物品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原花青素在植物中的合成与分布具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尽管其与花色苷同属于类黄酮合成途径,且共用了大部分生物合成过程,但一定存在精细的调控网络分别控制着它们的合成与积累。目前,针对原花青素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双子叶植物的营养器官和果实中,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花青素也称缩合单宁,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可以帮助植物抵抗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并且在人体中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其含量对作物品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原花青素在植物中的合成与分布具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尽管其与花色苷同属于类黄酮合成途径,且共用了大部分生物合成过程,但一定存在精细的调控网络分别控制着它们的合成与积累。目前,针对原花青素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双子叶植物的营养器官和果实中,而对单子叶植物以及花朵中原花青素合成调控的研究却鲜有报道。香雪兰(Freesia hybrida),鸢尾科香雪兰属草本球根花卉,其类黄酮物质含量丰富,是研究植物类黄酮代谢的良好材料。前期我们已经在红花香雪兰Red River?中克隆得到一个MYB5型转录因子FhMYB5,可以同时调控香雪兰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合成。本研究则继续以香雪兰Red River?为材料,成功克隆得到四条能够潜在性调控香雪兰中原花青素合成的TT2型MYB转录因子基因FhMYBPAs,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模式与代谢物相关性分析以及转基因烟草试验等对其功能进行解析,主要研究方法及实验结果如下:1.香雪兰FhMYBPAs基因克隆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首先通过对香雪兰Red River?花朵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库本地BLAST以及NCBI比对,成功筛选出四条潜在调控香雪兰中原花青素合成的R2R3 MYB转录因子,并命名为FhMYBPA1/2/3/4。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FhMYBPAs均有R2和R3重复结构域,bHLH结合结构域,“DNEI”基序以及PA-Clade2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FhMYBPAs与拟南芥At TT2等特异性调控调原花青素的TT2型MYB转录因子聚在一支。推测FhMYBPAs是特异性调控香雪兰花朵原花青素合成的TT2型MYB转录因子。2.FhMYBPAs表达模式与香雪兰花朵原花青素积累模式相关性分析将香雪兰花朵和花托发育过程分为5个时期:绿苞期、红绿间期、红苞期、初开期和盛开期;并将盛开时期的花朵分为5个组织: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和花托。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Real time-qPCR技术检测了香雪兰花朵和花托发育不同时期、花朵不同组织的原花青素含量以及FhANR、FhLAR和FhMYBPAs的表达模式,分析并推测FhMYBPA3可能通过调控FhANR的表达进而调控香雪兰整个花朵发育过程中原花青素的合成。FhMYBPA1、FhMYBPA2和FhMYBPA4可能通过调控FhLAR表达进而调控花托发育过程中原花青素合成与积累,且可能存在功能冗余。结果暗示着FhMYBPAs之间可能存在功能分化情况,具体的调控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FhMYBPAs转基因功能验证及与烟草内源bHLH互作验证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烟草,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过表达FhMYBPAs的烟草花朵无明显表型变化。对烟草花朵各组织进行DMACA染色后,过表达FhMYBPAs的烟草中,萼片、花朵、雄蕊等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颜色加深。对各组织原花青素相对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与对照相比转基因烟草花朵各组织原花青素含量明显升高。利用Real Time-qPCR对烟草内源原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NtCHS、NtDFR、NtLAR和NtANR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调。暗示:FhMYBPAs在烟草花朵中过表达可以通过调控烟草内源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来促进原花青素的积累。除此之外,通过拟南芥原生质体瞬时转染发现:FhMYBPAs可以与烟草内源bHLH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暗示FhMYBPAs在转基因烟草中可能与其内源bHLH蛋白互作形成新的复合物调控原花青素的合成。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技术方法,首次在单子叶植物香雪兰Red River?花朵中克隆出4条能够特异性调控其原花青素合成的TT2型MYB转录因子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本实验的结果一方面可以为研究香雪兰的原花青素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同时所获得的有功能的原花青素合成相关转录因子基因还可以用于作物品质改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采用热处理试验、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铁素体耐热不锈钢0.1C-18Cr-1Al-1Si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先增高后保持不变,伸长率和90℃下的冲击功先增高后降低且在850℃退火达到最大值,断裂类型也从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再转变为脆性断裂;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90℃下的冲击功逐渐增高,伸长率
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已成为学术期刊探索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笔者分析和总结了冶金类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号运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内容形式单一,策划不足;发布频次小,发布间隔时间长;阅读人数和留言互动少;版权意识薄弱;缺乏专职的运营人员。文章还对冶金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进行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
突发新闻是融媒体时代各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只有抓住新闻的时效,才能进行后续话题及报道角度拓展,有效延长新闻传播链条,占领舆论传播阵地,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进而提升公信力。本文根据部分现实案例,深入分析新媒体突发新闻报道存在的风险,并尝试提出防范措施,为媒体严守报道底线、做好时效与客观真实的平衡提供参考。
植物次生代谢的出现对于植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极大地提高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尤其是在植物中广泛合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们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抵御光氧胁迫、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抵御病虫害和食草动物啃食等。而在被子植物出现后,这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更是担任了吸引传粉者的角色,极大促进了被子植物的繁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即萜类物质、苯环/苯丙素类和脂肪族衍生物。其中,萜类物质是自然界
以福建省5A级景区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算景区公众号微信传播指数WCI,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词频分析软件,分析福建省5A级景区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运营状况和受众偏好。结果表明:福建省5A级景区微信公众号在运营上存在极端差异;部分公众号推文频率较低且发文时间不固定、无规律,文章形式较为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整体影响力偏低。在偏好研究上,受众对旅游目的地、景区信息、景区
在肿瘤转移进程中,常伴有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现象。EMT是指上皮细胞改变其表达的粘附分子,从而变成间质细胞、进而使细胞获得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过程。EMT分为三种类型,其中III型EMT是在癌细胞中观察到的EMT样过程,与肿瘤进展和转移相关,可以定义为癌细胞获得间质样特征和/或失去上皮特征的类EMT过程。EMT的生物标志物有很多,
土壤盐渍化是严重制约作物生产和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生态问题,提高作物的耐盐能力,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有效利用盐渍土地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野生大豆作为栽培大豆的近源野生种,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优异性状,并与栽培大豆不存在生殖隔离,容易进行遗传物质交流,从而成为大豆育种工作重要的遗传种质材料。本实验选取耐盐碱野生大豆ZYD000659与敏盐碱栽培大豆“吉科豆1号”作为亲本,构建了含有111个株系的F1
小麦作为年轻的异源多倍体代表,又是支柱粮食供给的作物之一,长期以来被学者当作研究多倍体进化的典型实验材料。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BBAADD,2n=6X=42)包含三套基因组,经历过两次杂交多倍化事件。第一次基因组为SS(S≈B)和AA的二倍体经杂交加倍后形成异源四倍体小麦(T.turgidum,BBAA,2n=4X=28),第二次异源四倍体小麦与粗山羊草(Aegil
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人身体的血糖值升高。近年来,其患病人群逐年递增,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体内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持续降低、数量也会慢慢减少,进而引发高血糖的不断加重。目前,增强β细胞功能或增加有功能的β细胞数量仍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亦是研发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主攻方向。其中,β细胞替代疗法,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然而它的应用被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又名布亚(维名),为豆科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西藏等地区。其种子是维吾尔族人常用的民间药材,具有解毒、抗菌、抗炎、镇痛、平喘、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可以用来治疗小儿湿疹、银屑病、菌痢、慢性肠炎、病毒性肝炎、前列腺炎、妇科霉菌性炎症及宫颈糜烂等疾病。本文对苦豆子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