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机理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ew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仍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效应进行研究,以期揭示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理,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本文从理论角度探析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内在机理,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梳理产业与城镇互动的经典理论归纳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主要作用机制,有产业转移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消费需求扩大、消费结构优化机制。其次,本文从实证角度,探讨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均衡关系,并基于我国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探讨两者如何实现良性互动。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对新型城镇化起正向作用,产业层次更高的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更显著,同时区域间产业转移促进了新型城镇化,技术创新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因。在城镇因素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分析中得出三方面结论,从人口城镇化的角度,东部地区的人口集聚效应对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负向影响,而中西部地区人口集聚效应对产业转型升级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从经济城镇化角度,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对产业转型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对产业转型升级作用并不显著。从社会城镇化角度看,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改善产生了正向的基础设施溢出作用,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最后,根据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启示,政府应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推进区域产业转移,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改革户籍制度,缩小区域、城乡间收入差距,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真正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形式愈加激烈严峻,而作为对国民经济命脉有着直接关乎国计民生的铁路运输事业,应该也需要开始认真反思怎样才能够不断地将其管理水平提高,去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是必不可少的电气设备之一,其总容量远远超过发电机总容量,电能损耗占电力系统网损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变压器的利用方式经济与否直接影响着电能损耗的大小
文章详细阐述了电气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对典型医疗设备的谐波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常用谐波的抑制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宗教作为人类历史上独特的意识形态及悠久普遍的历史文化现象,并没有由于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而在社会生活中消失,反而
沟通是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沟通的作用,然后就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提出了解决障碍的对策以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
近年来,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数量不断攀升,种类不断丰富,这一业务发展在给银行带来收益持续增加的同时,也使银行风险不断上升。如何在贸易融资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升商业银行
输送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与供配电的可靠性存在直接的关系。随着电力系统的大规模发展,输送电线路的故障发生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很容易在输送电的过
阐述了一种基于MVB总线的机车网络设计的简要原理,简单介绍了这套网络设计的拓扑结构,重点介绍了其中央控制单元的软件设计。
国内目前的班级管理体制主要是班主任负责制,在班主任负责制的国情下,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是所有班主任,也是所有教育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于是许多班主任总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