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仍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效应进行研究,以期揭示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理,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本文从理论角度探析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内在机理,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梳理产业与城镇互动的经典理论归纳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主要作用机制,有产业转移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消费需求扩大、消费结构优化机制。其次,本文从实证角度,探讨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均衡关系,并基于我国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探讨两者如何实现良性互动。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对新型城镇化起正向作用,产业层次更高的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更显著,同时区域间产业转移促进了新型城镇化,技术创新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因。在城镇因素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分析中得出三方面结论,从人口城镇化的角度,东部地区的人口集聚效应对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负向影响,而中西部地区人口集聚效应对产业转型升级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从经济城镇化角度,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对产业转型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对产业转型升级作用并不显著。从社会城镇化角度看,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改善产生了正向的基础设施溢出作用,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最后,根据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启示,政府应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推进区域产业转移,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改革户籍制度,缩小区域、城乡间收入差距,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真正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