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几何参数的步态识别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pine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步态识别是人体视觉分析的一部分,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前沿方向。步态作为一个独特的生物行为特征,与其它生物特征相比,具有易感知、非侵犯性、难于伪装等优点。步态识别在人的身份鉴别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步态识别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过程、研究方向以及步态识别中采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步态分类分析方法:首先,采用Gabor滤波方法提取步态图像的几何特征参数,然后利用加权的动态模板匹配方法对步态图像序列进行了分类研究。 人体步态所呈现的一些几何特征可作为不同类别步态的分类基础,如两脚之间的跨度、两腿交叉点到两脚水平基准线的高度以及两腿与人体垂直方向中线的夹角。为了获取这些感兴趣的几何参数特征,构造了一组Gabor核函数用于对被分析图像序列进行滤波,以便尽可能地消除背景的噪声。对不同核函数滤波后的图像经过简单的逻辑运算可以得到一幅幅二值图像,然后通过扫描来二值图像来获取不同的几何参数。 直接地比较几何特征参数,很难实现步态的分类分析,因此在介绍使用HMM模型对步态分类分析的原理后,重点分析了基于时间弯折的动态模板匹配方法在步态识别中的应用以及利用动态模板匹配方法实现步态分类的过程。 在对同一步态序列中的两步进行采样时,每一步所采集到的图像帧数有可能不同,即使图像帧数恰好相同,其两个子序列图像所表征的步态状态也不一定一一对应,但同一人在两步的起止点则匹配得较好。而动态时间弯折(dynamictimewarping,DTW),则是指测试特征序列能在时间轴上弯折,如压缩或伸展,以便能找到与参考特征序列之间的非线性对应,使得在某种准则下误差最小,正好解决了步态状态不能一一对应问题。 采用改进的动态时间弯折方法,在最近邻准则下,对中科院casia库中的人体行走序列进行了训练和检验,识别率能够达到85%,在基于步态几何参数的分类识别中,效果优于隐马尔可夫模型方法。
其他文献
IP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IP网络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业务。同时,网络和业务的发展都对网络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对不完备网络管理信息获取方法进行了研究。文章介绍了
云计算环境下,大量的服务需要被部署到云端,云端服务冗余复杂,资源消耗不断增长,现有研究利用缓冲池和部署优化算法通过不同原子服务之间的兼容性关系来优化不断增长的服务。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资源管理已成为其中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得更大的收益,云计算需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对一些虚拟资源管理方法的研究
本文首先论述了有关业务模型、移动模型的研究背景、当前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然后对几种业务模型、移动模型进行建模、仿真。本文主要从两个角度研究业务模型、移动模型,重点
封装良好的功能构件、软件框架等软件构件使得开发人员无需了解构件的实现细节就可以通过接口访问的方式实现复用。软件构件包括离线和在线两种形态。传统的离线构件复用需要
实时准确地监测电站锅炉炉膛缩口部位结焦与否一直是颇受关注的实际问题。锅炉结焦的危害很大,可能会降低锅炉的输出功率,降低锅炉的热效率,甚至会造成事故,严重时会出现锅炉爆炸,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将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锅炉炉膛结焦监测是一个十分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 本文对电站锅炉结焦状态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该系统由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两大部分组成,图像处理部分是研究的重点。在准确
网管系统或被管设备如果要入网使用或者进行招标选型,必须要经过严格的一致性测试,从而验证其是否符合一定的网管规范,及其符合程度,才能决定是否使用。 本文通过将完成某一功
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带全球定位系统的智能设备的普及与移动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部分。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已成为互联网、移动通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多媒体应用得以推广和普及。但是,传统多媒体需要下载完成后才能播放的特点与现今网络带宽资源有限的情况发生矛盾,于是产生了可以一边下载一边观
有效地从复杂图像中准确表征和提取待识别目标的形状和轮廓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也是计算机进行目标智能识别和分析的重要基础技术。大量研究表明,由于目标特征的复杂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