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铂与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在预防肝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疗效对比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肿瘤致死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结直肠癌;全球每年有超过80万人患肝癌,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国。原发性肝癌分为肝细胞癌型、胆管细胞癌型、混合型,其中肝细胞癌占绝大部分,约95%。原发性肝癌主要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手术切除是其最主要的根治性治疗,但术后5年生存率仅约50%,5年复发率可达60%~70%。对于预后不良的患者,应用最佳化疗药物是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率进而提高术后患者生存的关键。经血管介入治疗肝癌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其中最为经典的治疗方式。当时除外科手术切除外,肝癌治疗缺乏其他有效手段,然而以TACE为代表的经血管介入治疗方法的出现为肝癌的临床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因此在短时间内发展迅猛,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为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延长生存时间,预防性TACE是有效干预手段,有大量文献指出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相比不行预防性TACE可以有效改善总体生存和无瘤生存,尤其是对大肝癌及存在MVI的患者,陈琳等[29]在293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中指出介入中位生存期大于保守组。目前肝癌行TACE术常用化疗药有: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丝裂霉素C、顺铂,以及注射用三氧化二砷、5-氟尿嘧啶(5-Fu)、雷替曲塞、羟基喜树碱(HCPT)等。到目前为止,化疗药物是否必须尚有争议,在何种化疗药物对预防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相对更有显著效果以及预防性TACE推荐次数这两方面还未达成共识,还需要更多这方面的研究来解决这个难题。目的:找到相对敏感化疗药物将有望进一步降低患者肝细胞癌癌根治术后复发率和延长生存时间,可以指导临床上肝动脉局部灌注化疗药物的选择。同时研究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二科2010年9月至2019年9月行肝癌根治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后每月返院复查至少连续半年或截至到复发;复查项目检验包括肝功、乙肝指标、AFP、凝血。检查包括上腹部及胸部增强CT,必要时上腹部MRI及pet-CT,最终共纳入201例,根据术后TACE所用化疗药物分组(洛铂50mg,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20mg),分为:洛铂组54例,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118例,对照组29例。最后统计患者术肿瘤后复发时间,复发时间主要根据影像学表现,可参考AFP值。选择不同时间节点统计复发率及估计中位复发时间、中位生存期,将收集完的临床资料用SPSS 21行RXC的卡方检验计算三组数据的性别、手术时年龄、首次入院肝功能分级、巴塞罗那分期、是否有乙肝、肿瘤最大直径、肿瘤个数、肿瘤位置、微血管癌栓、术前甲胎蛋白、肿瘤分化程度之间有无差异,分别计算肝癌根治术后1月、3月、6月复发率,是否有组间差异;估计无瘤生存期中位数,以肿瘤复发为终点事件的生存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复发相关因素的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洛铂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组与对照组术后3月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 11.1%、21.2%、17.2%(P>0.05),术后 6 月复发率分别为 15.4%、31.6%、37.9%(P<0.05),术后 12 月复发率:24.8%、50.0%、52.2%(P=0.011);中位无瘤生存期无法估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最大直径<5cm(HR=0.391;P=0.002;95%CI 为[0.214,0.717]),巴塞罗那分期早期(HR=0.333;P=0.001;95%CI 为[0.178,0.622]),无微血管癌栓(HR=0.460;P=0.008;95%CI为[0.258,0.819]);未出现严重化疗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痛(94.03%)、发热(85.07%)、过敏反应(5.47%)、明显血压升高(19.90%)、呕吐(10.45%)、血小板减少(8.46%)。结论:1.肝细胞癌根治术后6月后洛铂疗效明显优于多柔比星脂质体,使用该药物行4~5次介入可更好预防根治术后复发、巩固无瘤状态,可以提高肝细胞癌根治术的疗效。适量碘油在肝内沉积起辅助检查作用。2.肿瘤最大直径≥5cm、巴塞罗那分期和有微血管癌栓是独立复发危险因素,而性别、手术时年龄、肿瘤是否单发、入院时肝功能评分、肿瘤位置、乙肝、分化程度、术前甲胎蛋<400均不是独立复发危险因素。3.预防性TACE安全有效,可耐受人群范围广,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副反应相对更小。
其他文献
视黄醇对皮肤具有祛斑抗皱、祛痘、抗衰老的作用。但作为化妆品原料,视黄醇存在许多缺点和局限性——初次使用会带来烧灼感、结痂、脱屑等刺激反应,容易氧化变性。因此,为弥补视黄醇及其衍生物的缺陷,研究者利用微胶囊、胶束、凝胶等载体对其进行包载,缓解视黄醇对皮肤的刺激,延长了视黄醇产品的使用寿命。对视黄醇及其衍生物的载体结构和它们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胶质瘤是脑部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80%。胶质瘤可分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和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LGG)。GBM和LGG的准确分级对患者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胶质瘤分级的金标准是基于手术活检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但手术活检存在侵入性、不及时性及耗时长等问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
背景与目的: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损害多器官、多部位,由于肺含有较丰富的血管、胶原等组织,因此常被累及引起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称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
背景:钝性胸主动脉创伤(Blunt Thoracic Aortic Injuries,BTAI)系外科急症之一,死亡率极高,大多数伤员在到达医院之前即死亡。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的广泛应用使得 BTAI 的救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TEVAR总体上改善了伤员的短期预后,但有关BTAI腔内修复时机及其中
背景:近年来,面部年轻化需求日益增长,由于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微创非手术美容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软组织填充剂注射是面部年轻化的重要方式,由于注射导致的血管损伤并发症是大家最担忧的问题。其中眶周是注射的常见部位,也是注射导致并发症的高位部位。眼睑是最人体精致的结构之一,在面部美学和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上眼睑饱满,眼睑褶皱尖锐、清晰,是年轻美丽面孔的重要特征。凹陷的上眼睑会让人
研究背景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ACO)在不同性别年龄报告中的患病率在9%到55%之间。这一广泛的患病率范围反映了不同的研究调查人员使用过不同的诊断标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或哮喘人群中,有
工业设备功能的不断提升势必带来安装与维修的日趋复杂,现场工程师普遍采取预约专家亲临现场或视频通话等方式解决设备维修问题,该方式不仅维修成本高,而且对维修方案描述不直观,导致维修效率低下。本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维修领域深度融合,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提出了一种在两个智能移动终端即时通讯状态下,利用本地AR识别技
目的应用慢性束缚应激(CRS)制备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小鼠模型,结合行为学、病理学及肠道微生物组学的技术和方法,探讨加味逍遥散干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6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加味逍遥(高、中、低剂量)组、舍曲林组、正常对照组。每组样本量为10只。应用慢性束缚刺激(CRS)制作抑郁症肝郁脾虚(肝郁乘脾)小鼠模型,使用自制的束缚管,每天束缚3小时,连续束缚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课前思考:1.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有余数的除法"是对除法的意义的进一步理解,是对"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册的分物过程中经历了有剩余的情况的学习,进一步熟悉了画图策略,同时能够用图示表征、符号表征等方式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渗透"余数"的表象。
期刊
第一章 基于临床危险因素预测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临床基线资料、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结果在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中(≤2年复发)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肝细胞癌患者共285例,将70%的病例(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