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血糖光谱数据挖掘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some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挖掘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并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从大量的、有噪声的数据中挖掘出有效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血糖作为评价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实现它的高精度无创检测对发现和控制疾病有重要意义,是学术界和行业界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人体血液中血糖含量少、血糖光谱信号微弱不易提取,导致无创血糖浓度预测效果不佳.如何实现无创血糖高精度检测成为了典型的“卡脖子”问题.对此,本文以近红外光谱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方法对无创血糖光谱数据开展浓度预测的相关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基于ε-SVR的无创血糖浓度预测算法.提出了区分度算法用来进行波长选择,同时探究了不同样本容量和特征维数对ε-SVR模型的影响,并与传统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ε-SVR模型在近红外无创血糖浓度预测中是有效的、可行的.2)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创血糖浓度预测算法.考虑在7个特定波长下对无创血糖浓度预测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BN)的血糖光谱特征提取算法,并建立DBNSVR预测模型.接着探究了不同样本容量和不同光谱特征维数(即DBN网络结构)对DBNSVR模型精度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ε-SVR模型和DBNSVR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显示,当使用DBN网络之后,志愿者1和志愿者2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72.33%和76.06%,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13.99%和39.81%,克拉克误差网格分析结果分别提升了6.28%和7.2%.说明了该算法在无创血糖浓度预测中起着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此外该算法在两名志愿者独立数据集上都具有的良好表现,进一步显示了DBNSVR模型的泛化能力.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积极构建"’学习强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促进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应用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必要性,在分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旨在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教育价值
A.S.拜厄特是英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天使与昆虫》是拜厄特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尤金尼亚蝴蝶”和“婚姻天使”两部小说。本文运用格林布拉特所提出的以颠覆,抑制,协合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新历史主义观点,分析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危机,并为当代人的困境探索出路。第一章旨在分析维多利亚时期处于边缘的人物对于社会正统宗教信仰的反抗。在“尤金尼亚蝴蝶”中,威廉和麦蒂都是社会新兴知识分子的代表,威廉在阿
【研究背景】山地烟田是我国烟叶生产的主体,2018年我国山地烟移栽面积6.0×105 hm2,占全国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移栽面积的66.5%。云南是我国植烟面积最大的省份,科学构建山地烟田耕层质量评价指标,深入研究山地烟田耕层土壤质量及其障碍因素,对加强云南山地烟田耕层土壤有效管理,提高云南山地烟田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材料与方法】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CA)和主成
为探讨中国"卡脖子"技术形成的原因,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例,从微观视角分析了"卡脖子"技术结构和产业特征。研究发现中国高端数控机床产业的专利分布呈现科学界和产业界分化现象,技术集成度、复杂度不高并且专利价值较低,竞争能力较弱;高校院所以数控技术为主,技术体系呈现链式结构;领军企业以机床制造为主,技术体系呈现离散型结构。而日本数控机床产业体系以领军企业为主,并且专利呈现较高的技术集中度、关联度,整体技术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需要进行第二次或高端产品进口替代,解决"卡脖子"问题,并且在某些领域实现超越。国庆节前,笔者参加一调研组到辽宁进行调研。调研中发现,辽宁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已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虽然和人们的预期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至少说明东北正缓慢振兴。
期刊
机床产业作为沈阳重要的"老字号",曾对我国制造业做出重要贡献,但当前沈阳机床行业整体处于中低端水平,面临高级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强、部件质量不高、品牌影响不大等问题,急需转型升级。通过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等,重塑机床制造产业领先地位,是沈阳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应通过实施企业培育、标准提质、创新驱动、服务增效、品牌提升、人才兴业、融合发展等工程,提升沈阳机床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托尼·莫里森被认为是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裔美国作家。黑人是其小说的主要创作对象。莫里森的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4)、《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孩子》(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等。莫里森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个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个的人物,以唤醒我们对于历史的反思。自上世纪80年代起,莫里森
全球化是一个,或一整套对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进程。它涉及到国际贸易的扩大化,不同国家间的政策变迁,还涉及到整个社会文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在所有生活领域的互动都日益密切。随着科技进步,人口,资金和思想等各方面流动更为迅速并且逐渐形成了全球化的流动景象。当代著名的社会文化学者和人类学专家阿帕杜莱提出了五个“图景”,分别是族裔图景,科技图景,金融图景,媒体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