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改变了社会各个领域运行和发展的模式,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人类正步入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因此发展知识经济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创新人才。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技术大大拓展了数学科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对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整合进行了实践,并对实践的效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力求建立有效的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整合的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信息素养。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首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分别从教育的改革,数学教育的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三方面介绍了实践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整合的意义。通过文献分析详细介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成与发展,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我国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如下三方面:(1)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2)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利用信息技术及时高效地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做出科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且分析了我国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整合在硬件建设、技术规范、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和技术平台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提出了对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整合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体系因素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原则。然后对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整合的主要模式与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并分析了它们对信息技术与高等课程整合的指导意义。本人的主要工作在第三、四部分作了充分地说明。第三部分,为笔者在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整合的具体实践过程。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利用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实践了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的整合。详细介绍了本人在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对两个不同班级进行传统教学与实践整合的比较实验。总结了笔者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整合在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数学文化资源、教学评价等五方面的实践过程。并提供了为培养优秀学生数学分析,数学建摸能力的一个实验案例。第四部分,采用阶段测试与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了比较实验的两个班级的数学成绩、数学分析能力与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数据。并分别对测试结果与问卷结果作了数据统计、处理、分析。最后对研究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在附录部分,提供了调查问卷。第五部分,是笔者的研究结论与后继研究。总结了笔者在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后一步关于对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方面的调查研究。论文为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经验并坚持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