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事业也面临着信息化的进程,如何将档案纳入信息化建设中,是近年来档案界及档案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档案作为极其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在目前的信息环境中基本上都采用数据库的形式对其目录或内容进行管理,档案数据库成为新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组织和利用的主要形式。然而,现有的档案数据库大多不相兼容,很难进行信息流通,这些档案数据库不仅无法达到信息交流和共享的目的,反而增加了档案工作者的工作量。究其因为,是标准规范不一样,著录格式、检索字段、数据存储的格式等等标准各不相同,标准之间的差异很大,有成为“信息孤岛”的可能。由此可见,研究档案数据库的标准很有必要,只有将其规范化,标准化,档案数据库才能在广泛范围内被利用者利用,因此,我们在强调档案信息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相关标准化的建设,不能盲目建设。应该抓住源头,从标准规范入手,这样才能指导档案数据库各个具体环节的进行。
本文综合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在综合研究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和期刊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对档案数据库建设中涉及的标准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档案数据库建设中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档案数据库建设标准的具体策略,从而使档案信息能在不同档案数据库之间自由交流,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同时,标准化的建设也将档案事业纳入标准化的轨道,提高档案工作效率,进一步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