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盾是中国文学史上“重量级”作家,也是成就斐然的文学理论家。茅盾的文学理论成果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和文学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今天的文学创作同样有着无法替代的的价值。在茅盾的的文学理论中,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做的文学实践是非常值得我们去重新认识和了解的。茅盾文学理论指导下的文学实践具有独树一帜的理论内涵和文学内涵,同时带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突出表现为对文学的艺术、思想价值的关注,兼顾了文学性和政治性,以及与时代同行的先进性。茅盾的文学理论凸显出的文学实践是具科学性和先进性的,茅盾的文学理论定位是为个体,为社会,为时代服务,这些特质毫无疑问是其文学理论的本质。对于本质属性和文学创作实践的双重追求,也代表了茅盾作为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其代表作《子夜》就是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实践结合体,是社会剖析小说的经典范例,在那个时代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风貌,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小说创作实践,代表着社会分析小说的最高成就。当下我们审视茅盾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可以对现代文学历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回到历史原点客观审视茅盾的历史地位。本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茅盾在五四运动时期、革命文学时期以及建国以后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第二部分分析了茅盾在文学理论指导下所创作的社会剖析小说,探讨他的代表作《子夜》与文学理论的关系,论述了《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作品中创作实践与文学理论的结合。第三部分是茅盾文学理论在儿童文学、报告文学、乡土与城市的实际运用。最后一部分是总结茅盾文学理论在我国文学实践中的卓越贡献,他的文学理论不仅填补了文学实践上的一大空白,还丰富了文学实践的发展和运用,对我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