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模型,探讨龙元方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为中药龙元方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方法:将实验动物质量检疫合格的140只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模型组(100只,雌雄各半),正常组(4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联合臀肌注射醋酸强的松龙的建模方式,制备SD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建模8周后,随机从模型组及正常组中各抽取10只雌雄各半SD大鼠,检测建模情况及建模成功率。再将模型组(90只)SD大鼠分为中药治疗组(30只)、标准对照组(30只)、实验对照组(30只)三组及正常组(30只)为空白对照组共四组。中药治疗组灌服龙元方混悬液,标准对照组灌服阿仑磷酸钠水溶液,实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灌胃后第6、8周分别从各组中抽取15只大鼠,通过眶下静脉丛采集血样,ELISA实验法进行血浆BALP、BGP以及VEGF的表达含量对比;治疗8周后股骨头VEGFm RNA、BMP-2m RNA的基因表达定量及免疫组化BALP(IOD)、BGP(IOD)表达含量对比;观察各组股骨头组织形态学(HE染色),计算空骨陷窝率。实验结果采用SPSS.2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1:连续8周建模后,SD大鼠体重急剧下降,精神状态萎顿,活动较建模前显著下降,鼠毛灰暗而散乱。食量明显降低,饮水量稍下降,大小便基本正常。将随机抽取的20只大鼠建模标本进行股骨头HE染色观察,可见模型组股骨头软骨层细胞排列杂乱无章,分布不规则,骨小梁稀疏、断裂,骨细胞分布排列不规则,并出现脂肪细胞增生的现象,空骨陷窝较正常组显著增多,证实大鼠SANFH建模成功。2:建模8周后,模型组与正常组空骨陷窝率相比,模型组空骨陷窝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8周后,中药治疗组与实验对照组空骨陷窝率相比,中药治疗组空骨陷窝率显著降低(p<0.05);标准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空骨陷窝率相比,标准对照组空骨陷窝率显著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与标准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空骨陷窝率显著降低(p<0.05);空白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空白对照组空骨陷窝率显著降低(p<0.05)。3:治疗6、8周后,ELISA实验检测中药治疗组SD大鼠血浆中BALP、VEGF、BGP的表达情况与实验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浆BALP、VEGF、BGP含量显著升高(p<0.05);标准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标准对照组大鼠血浆BALP、VEGF、BG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药治疗组与标准对照组相比较,治疗6周后血浆中BALP、BGP表达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中VEGF表达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中药治疗组比标准对照组血浆中BALP、VEGF、BGP含量显著升高(p<0.05)。4:治疗8周后,免疫组化(IOD)检测中药治疗组股骨头中BALP、BGP的表达含量与实验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股骨头BALP、BGP含量表达显著升高(p<0.05);标准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标准对照组大鼠股骨头BALP、BGP含量表达显著升高(p<0.05);中药治疗组与标准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股骨头BALP、BGP含量表达显著升高(p<0.05)。5:治疗8周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中药治疗组股骨头中VEGFm RNA、BMP-2m RNA的表达结果与实验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股骨头中VEGFm RNA、BMP-2m RNA的表达含量显著升高(p<0.05);标准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标准对照组大鼠股骨头中VEGFm RNA、BMP-2m RNA的表达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药治疗组与标准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股骨头中VEGFm RNA、BMP-2m RNA的表达含量比标准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结论:1.正常组与模型组空骨陷窝率数据对比,证实大鼠SANFH建模成功。2.激素可同时降低SD大鼠的血浆及股骨头组织中VEGF、BALP、BGP、BMP-2含量,进而影响股骨头坏死组织的自身修复。3.组织病理学观察龙元方能明显降低SANFH大鼠的空骨陷窝率,此结果明确龙元方对早期SANFH大鼠有治疗作用,且疗效显著。4.龙元方能够同时升高SANFH大鼠的血浆VEGF、BALP、BGP表达含量,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5.龙元方能够同时升高SANFH大鼠股骨头组织中VEGFm RNA、BMP-2m RNA含量,且VEGFm RNA含量表达高于BMP-2m RNA含量表达;龙元方是通过加强成血管能力促进成骨活性,使两者相互协同治疗SANFH。6.龙元方能够同时升高SANFH大鼠的血浆VEGF、BALP、BGP表达含量及股骨头组织中VEGFm RNA、BMP-2m RNA、BALP、BGP含量;增强成骨-成血管偶联调控因子含量的表达,达成“成骨←龙元方→成血管”的微循环平衡,改善股骨头局部血管内环境,促进SD大鼠股骨头坏死骨修复及股骨头新生骨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