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的中性粒细胞对肿瘤细胞生长影响的初步探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来源的中性粒细胞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1)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骨髓来源的中性粒细胞及腹腔急性炎症来源的中性粒细胞,刘氏染色及流式细胞术鉴定所分离的细胞并检测其纯度。(2)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肿瘤生长的不同阶段肿瘤组织中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比例变化。(3)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存活时间。(4)正常及荷瘤小鼠骨髓来源的中性粒细胞分别与肿瘤细胞混合接种或在肿瘤形成后注射到肿瘤组织中,检测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5)正常及荷瘤小鼠腹腔急性炎症来源的中性粒细胞分别与肿瘤细胞混合接种或在肿瘤组织形成后注射到肿瘤组织中,检测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结果:(1)分别分离得到小鼠骨髓来源的中性粒细胞及小鼠腹腔急性炎症来源的中性粒细胞,纯度约为95%。(2)在肿瘤组织的生长过程中,该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比例一直较高,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3)中性粒细胞注射到肿瘤组织48小时后,大部分凋亡。(4)正常小鼠骨髓来源的中性粒细胞在与H22肿瘤细胞混合接种或者于肿瘤细胞接种6天后隔天注射到肿瘤接种部位,均可抑制肿瘤生长;荷瘤小鼠骨髓来源的中性粒细胞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促进肿瘤生长。(5)正常小鼠腹腔急性炎症来源的中性粒细胞与H22肿瘤细胞混合接种或者于肿瘤细胞接种6天后隔天注射到肿瘤接种部位均可抑制肿瘤生长,荷瘤小鼠腹腔急性炎症来源中性粒细胞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同样抑制肿瘤生长。  结论:中性粒细胞并非是进入肿瘤组织后才开始被肿瘤微环境“改造”,而是当其尚在骨髓中时就已经被改变从而具备了促进肿瘤生长的潜力,但此时该细胞受到炎症刺激被完全激活后,仍然能够恢复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脑缺血再灌注能够引起细胞内蛋白质SUMO化水平的广泛上调,然而,由于SUMO化水平改变而引起的靶蛋白活性的改变、以及他们在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神经型一氧化氮
稀土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资源,稀土元素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导致大量的稀土流入环境,并经呼吸道或食物链等途径进入生物体内。本文基于稀土生物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性,研究了稀土对
目的:  利用花色素苷为主要活性成分研发出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饮品,并探讨该饮料对正常和高脂膳食大鼠的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以及对正常和注射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大鼠的免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