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本质主义语境下的文学本质问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的本质问题一直被认为是文学理论的元问题,古往今来,中西方对文学本质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因此形成了众多的文学本质论。进入21世纪以来,在西方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影响下,反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开始在文学理论界蔓延,文学本质问题的论争不断升级,同时,对其的探讨也在不断加深。如何在反本质主义的语境下认识文学的本质问题,被认为是中国文艺学界近年来继“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讨论之后的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学术讨论,因此,作为文学理论的前沿问题,对其的关注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围绕文学的本质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更为宏观地看待这场旷日持久的文学本质论争,从而就文学本质理论的重建思路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来探讨文学的本质问题。首先,本文从“本质”的概念出发,对中西方文学本质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文学的发展。从本质到文学的本质,从本质主义到文学的本质主义,对这些概念的厘清是本文写作的开始。其次,本文主要探讨了哲学与文化中的反本质主义问题。反本质主义的提出首先是在哲学领域,这是反本质主义文学理论的来源,也为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提供了历史背景。再次,在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概念与背景做了论述之后,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论争焦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就文学有无本质、文学的本质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反本质主义文学理论是否可能、文艺学危机的症结是本质主义还是权威主义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探讨。最后,对学者们在反本质主义语境下提出的文学本质的重建思路做了梳理和总结,并对这些重建的路向进行判断和评价。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因为文学本身的发展就是历史与文化的建构,没有永恒的文学本质,这也是反本质主义的立足点。我们应该用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理论的创新,让各种声音能够平等地对话,使文学的本质问题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反思与批判中不断走向深化。
其他文献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 ,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管理领域中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新一代的研究者对定量研究予以
从天然气输气管道安全运行的必要性出发,着重对天然气输气场站和输气管道自身存在的影响管输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企业如何保证足够的发展资金以及拥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财务和战略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其中资金来源中该如何确定融资占比,保证低成本融资的同时降低财务风险,是企业筹资决
自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概念之后,低碳经济一词频繁出现于世界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众多政府文件和国际论坛中,“碳足迹”、“低碳技术”、“低碳发展”、“
目的:了解宁海县居民伤害死亡特征,探讨影响居民伤害死亡的各种因素,为制定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3年死亡登记系统资料按ICD-9、ICD-10分类,进行伤害致居民死因分
多项目管理中职能经理的目标是企业总效益最大化,而单个项目经理的目标是项目效益最大化,这就使得两者之间产生了目标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了一个项目经理与职能经理之间的动态
从200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误差与遗漏项”由负转正开始,大家就开始热议热钱流入中国。2008年3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为16821.77亿美元,当时有人计算从2003年开始流入中国的
<正>"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出台昨日,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将信息化、智慧化列入未来三年北京旅游环
在一个完备的工业系统中,不仅需要有检测和控制系统,还需要有能够更为直观的监测系统。主要通过编写上位机软件来实现系统的温度监测。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实现人机
社会认同威胁是指,在社会比较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个体在认知、情感上,对自我、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剥夺感、自卑感。社